越瓜生于溫熱地帶。我國各地多有栽培。內服時生食、煮熟或腌食,外用時燒存性研末調敷。可以治煩熱口渴,小便不利。拿古籍中關于越瓜的有哪些呢?
一:《本草品匯精要》:
[卷之三十八 菜部上品] 菜之走
無毒蔓生
越瓜主利腸胃止煩渴不可多食動氣發諸瘡令人虛弱不能行不益小兒天行病后不可食又不 得與牛乳酪及同餐及空心食令人心痛(名醫所錄)【苗】謹按越瓜二月布種三月生苗蔓延 于 地五月開淡黃花葉青大有微刺葉下結實如甜瓜正圓而色白因生于越地故名越瓜也【地】出杭 越今處處有之【時】(生)春苗(采)夏取【用】肉【質】類甜瓜而白【色】白【味】甘【性】 寒【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臭】香【主】利小便去煩熱【治】(療)(陳藏器云)宣泄熱氣 【合 治】小者糟藏之為灰敷口吻瘡及陰莖熱瘡○越瓜和飯作并菹久食益腸胃【禁】小兒夏月不 可食冷中常令人臍下為癥痛不止及天行病后不可食【解】酒毒
二:《本草綱目》: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越瓜
(宋《開寶》) 【釋名】梢瓜(《食物》)、菜瓜。 時珍曰∶越瓜以地名也,俗名梢瓜,南人呼為菜瓜。
【集解】藏器曰∶越瓜生越中。大者色正白。越人當果食之,亦可糟藏。 時珍曰∶越瓜南北皆有。二、三月下種生苗,就地引蔓,青葉黃花,并如冬瓜花葉而小。 夏秋之間結瓜,有青、白二色,大如瓠子。一種長者至二尺許,俗呼羊角瓜。其子狀如 胡瓜子,大如麥粒。其瓜生食,可充果、蔬,醬、豉、糖、醋藏浸皆宜,亦可作菹。 【氣味】甘,寒,無毒。 詵曰∶生食多冷中動氣,令人心痛,臍下癥結,發諸瘡。又令人虛弱不能行,不益小兒。 天行病后不可食。又不得與牛乳酪及同食。 時珍曰∶按∶蕭子真云∶菜瓜能暗人耳目。觀驢馬食之即眼爛,可知矣。 【主治】利腸胃,止煩渴(《開寶》)。利小便,去煩熱,解酒毒,宣泄熱氣。燒灰,敷 口吻瘡及陰莖熱瘡(藏器)。和飯作,久食益腸胃(《心鏡》)。
三:《證類本草》 [宋] 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卷第二十七] 越瓜
味甘,寒。利腸胃,止煩渴。不可多食,動氣,發諸瘡,令人虛弱不能行,不益小兒 ,天行病后不可餐。又不得與牛乳、酪及同餐,及空心食,令人心痛。(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越瓜,大者色正白,越人當果食之。利小便,去煩熱,解酒毒, 宣泄熱氣。小者糟藏之,為灰,敷口吻瘡及陰莖熱瘡。 圖經文具瓜蒂條下。 食療∶小兒夏月不可與食。又,發諸瘡。令人虛弱,冷中。常令人臍下為癥,痛不止。 又,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