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薟草為菊科希薟草屬植物希薟、腺梗希薟或毛梗希薟的地上部分,多生于野外荒地,喜濕潤環境,其全草皆可入藥,可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無力等癥。
【希薟草的植物特性】
植物栽培:多野生于山坡、路邊、荒地,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粘土和沙質壤土中生長好,產量高。土壤水分不定較多,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低洼、積水地區不適栽培。
采收儲藏:夏、秋季開花前及花期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炮制方法:
希薟草: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酒希薟草:取凈豨薟草段,照酒蒸法蒸透。每100kg希薟草,用黃酒20kg。
【希薟草的藥用復方】
1、中風。夏日采薟枝、葉,洗凈,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搗碎為末,加煉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開米湯送下。服后須吃飯三、五匙壓藥。連服數月,必見效。此方名“薟丸”。
2、風寒下瀉。用希薟草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此方名“火锨丸”。
3、癰疽腫毒。用希薟草一兩、乳香一兩、白礬(燒)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毒重者連服三次,汗出即是見效。
4、疔瘡發背。用希薟草、五葉草(五爪龍)、小薊、大蒜等分,搗爛,加熱酒一碗,榨汁服下,得汗即效。
5、反胃吐食。用希薟草焙過,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湯送下。
【希薟草的用藥禁忌】
希薟草性味苦寒,又有化濕熱作用,故無風濕者慎服,痹痛偏于濕熱的病癥尤為適宜。
1、無風濕者慎服。
2、陰血不足者忌服。
3、《唐本草》:“多則令人吐。”
4、《本草經疏》:“凡病人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由于脾、腎兩虧,陰血不足,不因風濕而得,不宜服。”
5、《本草述》: “忌鐵。”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