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瓜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是一種野果,別名地果,滿地香、地石榴等,一般分布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營養價值豐富,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野地瓜的營養價值!
【野地瓜的營養價值】
野地瓜因外形像枇杷,在湖北省部分地區等地稱地枇杷。野地瓜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于一體的多用途植物。
野地瓜幼果青綠色,成熟淡紅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干果。
野地瓜的果實可以分為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兩種,辨別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把呈紫紅色的果實掰開,如果果肉多汁,那么就是能吃的,如果掰開之后沒有明顯的水分,那么就是不能吃的。
而且還要注意,吃野地瓜的“火候”要把握好,如果挑了個熟過頭的野地瓜,可得小心里面有果蛆喲!
有數據鮮食其蛋白質含量高于無花果,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組成較為合理,其中3中抗疲勞支鏈氨基酸含量占總氨基酸的29%左右,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的含量均比蘋果、櫻桃、柑橘高,的確是一種營養成分含量豐富的水果。
【野地瓜的其他價值】
由于野地瓜比較稀少,所以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現在一斤的價格已經到了30元,并不比車厘子這種高檔水果低,并在以后這種果實的價格只會越來越高。
野地瓜在果實成熟時期(6~10月)進行采摘,即使距離野地瓜20余米外,也覺濃香撲鼻,馥郁可人,故又稱為滿地香。
野地瓜具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繁殖方式,為匍匐木質藤本,全株有乳汁,長達10余米,匐地而生,觸地易生須狀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稱匐地蜈蚣。
野地瓜作水果栽培,適合套栽在果園里,使傳統的單季果園成為雙季果園。野地瓜不但在食用方面深得人們的喜愛,它同樣也是綠化的高手。
跟一般的綠化植物不同的是,野地瓜自身有極強的攀附能力,而且藤蔓十分有韌性,很適合為一些易遭到破壞的公園,草坪等做綠化,即使受到嚴重的踐踏,野地瓜也能保持本色。
它縱橫交錯的枝條藤蔓不但能夠緊密銜接,而且還能牢牢抓住沙土,松土等易產生風沙的土壤,因而,野地瓜也是防風固沙的一件利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