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的簡介】
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壯一年生莖肉質,不分枝,綠色或灰綠色。基生葉質厚,層層包裹成球狀體,扁球形,乳白色或淡綠色;二年生莖有分枝,具莖生葉。基生葉頂端圓形,基部驟窄成極短有寬翅的葉柄,邊緣有波狀不顯明鋸齒;上部莖生葉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基部抱莖;最上部葉長圓形,長約4.5厘米,寬約1厘米,抱莖。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黃色,直徑2-2.5厘米;花梗長7-15毫米;萼片直立,線狀長圓形;花瓣寬橢圓狀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微缺,基部驟變窄成爪,爪長5-7毫米。長角果圓柱形,兩側稍壓扁,中脈突出,喙圓錐形;果梗粗,直立開展。種子球形,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中國各地栽培,作蔬菜及飼料用。葉的濃汁用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中國重要蔬菜之一。除芥藍原產中國外,甘藍的各個變種都起源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早在4000-4500年前古羅馬和古希臘人就有所栽培,中國東北地區俗稱“大頭菜”。云南俗稱“蓮花白”。 中文學名 甘藍
拉丁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
別 稱 蓮花白(云南)、卷心菜、高麗菜椰菜包包菜(四川)圓菜(內蒙)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五椏果亞綱
目白花菜目
科十字花科
族蕓苔族
屬蕓苔屬
種 甘藍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甘藍的莖葉。
植物形態
甘藍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體具白粉。基生葉廣大,肉質而厚,倒卵形或長圓形,長15~40厘米。如牡丹花瓣樣,層層重疊,至中央密集成球形,內部的葉色,包于外部的葉常呈淡綠色;莖生葉倒卵圓形,較小,無柄。花軸從包圍的基生葉中抽出,總狀花序,花淡黃色;萼片4,狹而直立,星袋形;花瓣4;4強雄蕊;罐蕊1。長角果呈圓錐形。花期5~6月。 全國各地有栽培。
化學成分甘藍含葡萄糖蕓薹素和吲哚-3-乙醛。前者的含量在嫩葉為0.5~0.9%,老葉為0.05~0.2%。含酚類成分黃酮醇、花白甙和綠原酸,異硫氰酸烯丙酯,含硫的抗甲狀腺物質。這種抗甲狀腺物質在烹調加熱以后即消失。此外,含維生素U樣物質甚多,有治胃潰瘍痛的作用。 種子含脂肪油35%,異硫氰酸烯丙酮和異硫氰酸3-丁烯酯125毫克%,以及抗甲狀腺物質-5-乙烯基-2-硫代噁唑烷酮。此外,尚含多種氨基酸、甲硫氨基酸等。
【甘藍的功效與作用】
甘藍的功效
性味《千金·食治》:"甘,平,無毒。"
甘藍的作用
①《千金·食治》:"久食大益腎,填髓腦,利五臟,調六腑。"
②《本草拾遺》:"補骨髓,利五藏六腑,利苯節,通經絡中結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壯筋骨。治黃毒,煮作菹,經宿漬色黃,和鹽食之,去心下結伏氣。"
【甘藍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