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菜,屬紅藻門,杉藻目,杉藻科,角叉菜屬,自然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國東南沿海以及青島、大連等海域,是中國的一種重要經濟海藻。角叉菜不僅是卡拉膠生產的重要原藻,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藥領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中文學名 角叉菜
拉丁學名 Chondrus ocellatus Holmes.
別 稱 鹿角菜
二名法 龍須菜
界 植物界
門 藻門
綱 無孢子綱
目 杉藻目
科 杉藻科
屬 角叉菜屬
種 角叉菜
分布區域 大西洋沿岸和我國東南沿海以及青島、大連等海域
英文名 Carageen
鹿角菜的異名
猴葵,鹿角(《南越志》),綸(《通志》),赤菜(《閩書》),山花菜(《嶺南采藥錄》)。
鹿角菜的來源
為海蘿科植物海蘿的藻體。
鹿角菜的植物形態
鹿角菜
藻體紫紅色,高4~10厘米,可達15厘米;自盤狀固著器叢生具不規則的叉狀分枝,分枝處常縊縮。枝可達4毫米寬,亞圓柱形。內部組織疏松或中空。藻體有時出現扁塌的現象。四分孢子囊散布在皮層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很小,圓球形或半球形,突出表面,密密地散布在藻體上。
多生長在中潮帶和高潮帶下部的巖石上,常叢生成群。我國沿海,北起遼東半島,南至臺灣的基隆、雷州半島的硇州島均有分布。
【鹿角菜的功效與作用】
鹿角菜的化學成分
含氮2.36%,可溶鹽12.76%,水浸后灰分4.04%,碘0.0043%,氧化鉀1.54%,氯化鉀2.44%。灰分中含鈉、鉀、硅、鋁、磷、鐵、鈣、鎂、硫、錳、銅、鈦、硼;粘液內含甲基半乳糖甙、3,6-去水半乳糖二甲基縮醛、甲基木糖甙瓊脂二糖二甲基縮醛D-半乳糖以及由半乳糖、木糖、2-酮基葡糖酸和3,6-去水半乳糖組成的硫酸多糖。又含牛磺酸。
鹿角菜的性味
咸,寒。
①《養生要集》:"味咸,冷利。"
②孟詵:"微毒。"
③《綱目》:"甘,大寒,滑,無毒。"
鹿角菜的功用主治
清熱,消食,化痰。治勞熱,痰結,痞積,痔疾。
①《食性本草》:"下熱風氣,療小兒骨蒸熱勞。"
②《日華子本草》:"解面熱。"
③《嶺南采藥錄》:"消痰下食。治一切痰結痞積,痔毒。以之作海藻酒,治癭氣;以之作琥珀糖,去上焦浮熱。"
鹿角菜的宜忌
①《養生要集》:"食之動嗽。"
②孟詵:"丈夫不可久食,發痢疾,損腰腎經絡血氣,令人腳冷痹,少顏色。"
鹿角菜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浸酒。
【鹿角菜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