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為鹿蹄草科鹿蹄草屬常綠草本狀小半灌木。
中文學名 鹿蹄草
拉丁學名 Pyrola calliantha H. Andr.
別 稱 鹿壽草、破血丹、鹿含草、六銜草
二名法 Pyrola callianth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鹿蹄草科
亞 科 鹿蹄草亞科
屬 鹿蹄草屬
種 鹿蹄草
分布區域 產中國大部分省區。
鹿蹄草異名
鹿壽茶、鹿銜草(《陜西中藥志》)。
鹿蹄草來源
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
鹿蹄草植物形態
日本鹿蹄草
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直立,近圓形,或略具角棱。單葉互生,近于叢出;葉片卵圓形,先端圓,全緣或有細疏鋸齒,基部楔形或略帶圓形,革質;葉柄長度與葉片幾相等、或稍長,扁平帶紫色。花白色,生于花莖上端,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萼5深裂;花瓣5片。蒴果扁球形,成熱時多裂開,散出種子。花期夏季。
野生于樹林下,或巖石陰濕處。分布華北、東北等地。
鹿蹄草采集
夏末采收,取全草曬干。
鹿蹄草藥材
干燥莖淡棕色,近于圓形,有縱紋。葉3~5片,多皺縮,卷曲或破碎不全,完整的葉呈廣卵圓形,邊緣有不明顯的細齒,上面暗綠色,下面及葉柄紫綠色。以葉上面色綠、下面色紫者為佳。
【鹿蹄草功效與作用】
鹿蹄草化學成分
葉含鹿蹄草亭、熊果酚甙、梅笠草靈、水晶藍甙、槲皮素、β-谷甾醇、α-谷甾醇、熊果酸、齊墩果酸、卅一(碳)烷。
鹿蹄草藥理作用
魔蹄草亭有利尿作用。在體外對人型結核桿菌有很輕度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則無效。
鹿蹄草性味
《陜西中藥志》:"苦,平,無毒。"
鹿蹄草功用主治
①《陜西中藥志》:"常作調經藥。代茶飲,用于婦科陰虛、白帶。"
②《陜西草藥》:"補腎壯陽,收斂止血。治虛勞咳嗽,風寒濕痹,半身不遂.足膝無力及各種出血癥。"
鹿蹄草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鹿蹄草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