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葉的劍姬】
喜樹葉,中藥名。為藍果樹科植物喜樹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的葉。分布于江蘇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在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和江西東南部均較常見。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之功效。用于癰瘡癤腫,牛皮癬。
中文學名 喜樹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桃金娘目
科 藍果樹科
屬 喜樹屬
種 喜樹
采集時間 夏、秋季采
用 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洗
毒 性 有毒 拼音Xǐ Shù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Camptotheca
出處出自《江西中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藍果樹科植物喜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鮮用。
原形態喜樹,落葉喬木,高達30m。樹皮淺灰色。葉互生,紙質,橢圓狀卵形成長橢圓形,長10-25cm,寬6-12cm,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或呈微波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疏生短柔毛,脈上較密;葉柄長1.5cm左右。花單性同株,綠白色,無梗,多數排成球形頭狀花序,徑4cm,或數花序排成總狀,間有單生于枝端葉腋的;雌花球頂生,雄花球腋生。苞片3,兩面被短柔毛;萼懷狀,萼齒5;花瓣5,淡綠色,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花有雄蕊10,2輪,外輪較長;雌花于房下位,花柱2-3裂。瘦果窄矩圓形,長2-2.5cm,頂端有宿存花柱,兩邊有窄翅,褐色。
化學成分從喜樹的葉子中分得:喜樹堿(camptothe-cine),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沒食子酸(gallic acid),三葉豆甙(trifolin),喜樹鞣質(camptothin)A、B,木鞣質(cornusiin)A,路邊青鞣質(gemin)D,新嗩吶草素(tellimagrandin)Ⅰ、Ⅱ,1,2,6-三-O-沒食子酰-β-D-葡萄糖(1,2,3-tetra-O-galloy-β-D-glucose)。
藥理作用詳喜樹條。
【喜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喜樹葉的功效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喜樹葉的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主癰瘡癤腫;牛皮癬
【喜樹葉的圖片】
【喜樹葉的相關論述】
江西《中草藥學》:“治癤腫,瘡癰初起,喜樹嫩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