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蒿的簡介】
邪蒿 出處為《千金·食治》,為傘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叢間、草原及疏林內。分布東北、內蒙古等地。邪蒿為多年生草本,高37~73厘米。
中文名 邪蒿
類 別 多年生草本
出 處 《千金·食治》
分 布 東北、內蒙古等地 拼音Xié Hāo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Seseli
出處出自《千金·食治》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香芹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banotis seseloides (Fisch. Et Mey. Ex Turcz.)Turcz.; Seseli seseloides (Fisch. Et Mey.)Hiroe]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未開花前采挖,去除莖葉,洗凈,扎成束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120cm。根頸粗短,有環(huán)紋,頂端殘留枯萎葉鞘纖維;根圓柱形,徑0.5-1.5cm,灰色或灰褐色。莖直立,業(yè)壯,光滑,無毛,下部有棱角狀突起深條紋。莖節(jié)處有短柔毛?;~葉柄長4-18cm;葉片輪廓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5-18cm,寬4-10cm,三回羽狀全裂,末圓裂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有小尖頭,邊緣反鄭,中肋突出,長3-15mm,寬1-4mm,無毛或沿葉脈及邊緣有短硬毛;莖生葉葉柄短,頂部葉無柄,僅有葉鞘,葉片與基生葉相似。復分辯率形花序多分枝,頂生或側生,直徑2-7cm;總苞片0-5,線形或錐形或錐形;傘輻8-20,內側和基部有粗硬毛;小傘形花序有花15-30;小總苞片8-14,線狀披針形,邊緣有毛;萼齒三我有形世披針狀錐形;花柱長,開展,鄭曲。子房密生短毛。分生果卵形,長2.5-3.5mm,寬約1.5mm,果棱顯著,有短毛,每棱槽內有油管3-4,合生面油管6?;ㄆ?-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開闊的山坡、草地、林緣、灌叢間及草甸。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南、山東、江蘇等地。
化學成分根和果實含食用當歸素(edultin)。
【邪蒿的功效與作用】
邪蒿的功效
性味辛、溫。
?、佟肚Ы?middot;食治》:"味辛,溫,澀,無毒。"
?、凇都戊锉静荨罚?quot;味辛,溫平,無毒。"
邪蒿的作用
功能主治利腸胃,通血脈。治痢疾。
?、佟肚Ы?middot;食治》:"主胸膈中臭惡氣,利腸胃。"
?、诿显枺?quot;通血脈,續(xù)不足氣。"
?、邸妒翅t(yī)心鏡》:"治五臟邪氣厭谷者:治脾胃腸澼,大渴熱中,暴疾、惡瘡。以煮令熟,和醬醋食之。"
【邪蒿的圖片】
【邪蒿的注意】
孟詵:"生食微動風氣,作羹食良。不與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氣。"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wǎng)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wǎng)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wǎng)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wǎng)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jīng)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