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的簡介】
雄黃,是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稱,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通常為橘黃色粒狀固體或橙黃色粉末,質軟,性脆。常與雌黃,即三硫化二砷(As2S3)、輝銻礦、辰砂共生;加熱到一定溫度后在空氣中可以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中文名 雄黃
外文名 Realgar
別 名 石黃、雞冠石、黃金石
分子式 As4S4
分子量 106.998 CAS號 12044-30-3 拼音Xiónɡ Huánɡ
別名黃金石(《本經》),石黃(《唐本草》),天陽石(《石藥爾雅》),黃石(《品匯精要》),雞冠石(《石雅》)。
出處《本經》
來源為硫化物類礦物雄黃的礦石。雄黃在礦中質軟如泥,見空氣即變堅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雜質泥土。
原形態單斜晶系。晶體柱狀,晶面上有縱行條紋,大多成致密塊狀或粒狀集合體。顏色為橘紅色,少數為暗紅色。條痕淡橘紅色。晶面具金剛光澤,斷面呈樹脂光澤。半透明。解理較完全。斷口貝殼狀。硬度1.5~2.0。比重3.4~3.6。性脆。受光的作用,久則變為談橘紅色粉末。產于低溫熱液礦脈內,溫泉及火山附近也有存在。常與雄黃、輝銻礦等共生。
生境分部產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狀為不規則的坎狀,大小不一。全體呈深紅色或橘紅色,表面常覆有橙黃色粉末。體重,質松易碎,斷面粗糙,紅色,明亮。微有特異的臭氣。其中顏色鮮艷、半透明、有光澤者習稱"明雄"、"雄精"或"腰黃"。以色紅、塊大、質松、無石性者為佳。不溶于水及鹽酸;可溶于硝酸,溶液成黃色;溶于氫氧化鈉溶液中呈棕色。燃之易熔融成紅紫色液體,并生黃白色煙,有強烈的蒜臭氣;冷卻后熔融物凝成紅紫色固體,質純者凝成橘紅色固體。
雌黃與雄黃的性狀比較相似,但雌黃為黃色,雄黃則呈紅色或橘紅色,可以區別。
化學成分主為硫化砷AsS,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屬鹽。
藥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
雄黃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1/100的濃度于黃豆固體培養基上試驗,對人型、牛型結核桿菌及恥垢桿菌有抑制生長的作用。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2~4小時以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殺菌作用。
②抗血吸蟲作用
感染日本血吸蟲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前3天開始給雄黃、檳榔、阿魏、肉桂合劑0.2毫升/20克,感染后繼續給藥12天,成蟲減少率達75.27%,動物無蟲率達14.29%,無雌蟲率達42.86%。
炮制碾成極細粉。殘水飛,晾干。
《綱目》:"(雄黃)用米醋入蘿卜汁煮干用良。" 炮制雄黃粉:取雄黃照水飛法(附錄Ⅱ D)水飛,晾干。取粉末適量,照上述三氧化二砷檢查項下的方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雄黃的功效與作用】
雄黃的功效
性味辛,溫;有毒。
歸經歸肝、大腸經。
雄黃的作用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雄黃的圖片】
【雄黃的復方】
①治瘑疥:雄黃一兩,黃連二兩,松脂三兩,發灰如彈丸。四物熔豬膏與松脂合,熱搗,以薄瘡上。(《補缺肘后方》)
②治癬:雄黃粉,大酢和。先以新布拭之,令癬傷,敷之。(《千金翼方》)
③治遍身蟲疥蟲癬:雄黃、蛇床子各等分,俱研細,水銀減半。以豬油和搗勻,入水銀再研,以不見星為度。早晚以湯洗凈,搽藥。(《姜月峰家傳方》)
④治白禿頭瘡:雄黃、豬膽汁。和敷之。(《圣濟總錄》)
⑤治癰疽壞爛及諸瘡發毒:雄黃五錢,滑石倍用。上為末,洗后摻瘡上,外用綿子覆蓋相護。凡洗后破爛者,用此貼之。(《世醫得效方》生肉神異膏)
⑥治對口疼痛:雄黃一錢,吳茱萸一兩。為末,香油熬熟調搽。(《經驗廣集》雄吳散)
⑦治疔腫:針刺四邊及中心,涂雄黃末。(《千金方》)
⑧治走馬牙府,臭爛出血:雄黃豆大七粒。每粒以淮棗去核包之,鐵線串于燈上燒化為末。每以少許摻之,去涎,以愈為度。(《全幼心鑒》)
⑨治蛇纏瘡:雄黃為末,醋調徐,仍用酒服。凡為蛇傷及蜂蠆、蜈蚣、毒蟲、顛犬所傷,皆可用。(《世醫得效方》)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