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釘子的簡介】
銹釘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毛(艸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 Schindl.的根。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調經,理氣止痛,清熱利濕之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白帶,痢疾,胃脘痛,外傷出血,黃水瘡,水火燙傷。
中文學名 銹釘子
別 稱 大紅袍、大和紅、山皮條、地油根、鐵銹根、牛吐血、土山豆根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薔薇目
科 豆科
屬 (艸秔)子梢屬 種 毛(艸秔)子梢
采收時間 秋季
用 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 拼音Xiù Dīnɡ Zi
英文名root of Hairy Clovershrub
別名大紅袍、大和紅、山皮條、地油根、鐵銹根、牛吐血、土山豆根。。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毛?子梢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pylotropis hirtella(Franch.)Schindl.[Lespedeza hirtella 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毛子梢 小灌木,高約lm。全株生銹色硬毛。三出復葉,互生;葉柄長0.5-2cm,被硬毛;托葉線狀披針形,被毛;頂生小葉卵圓形,長2.5-7cm,寬2-4cm,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兩面均有伏貼的硬毛,下面網脈隆起,側生小葉較小或與頂生小葉幾相等;小葉柄密被褐色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牛,長10-20cm,花梗有關節;苞片披針形,被毛;花萼鐘狀,萼齒5,披針形,上面二齒近連合;花冠紫色或藍紫色,蝶形,旗瓣長于冀瓣,龍骨辯與翼瓣近多長,上部彎曲成鐮刀狀。莢果斜卵形,長約6mm,寬約4mm,有紫色脈網,被平伏毛。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800-2600m的溪邊、水田中、草坡、林地或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略呈圓柱形,稍彎曲,有分枝,長30-70cm,直徑0.5-3cm。根頭部可見1至數個長不及lcm的莖基。根表面的栓皮層薄,呈暗褐色或灰紅褐色,有細皺紋,栓皮脫落部分顯灰棕色;有細根或細根痕。質硬韌,不易折斷,斷面栓皮呈具光澤的黑褐色,皮部灰棕色,木部淡棕色,近中心處色較深,纖維性。氣微,味微苦、澀。
鑒別理化鑒別
(1)本品置小火上烘烤,皮部有棕紅色油狀物滲出,易點燃。
(2)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浸泡過夜,置60℃水浴中加熱10min,濾過,取濾波1ml,加氯化鈉明膠試液1-2滴,產生白色膠狀沉淀。(檢查鞣質)(3)另取上述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l-2滴,顯藍黑色。(檢查鞣質)
【銹釘子的功效與作用】
銹釘子的功效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澀微苦,微溫。"
銹釘子的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理氣,止痛。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崩,白帶,胃痛,扭傷,外傷出血,燙傷。
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祛瘀生新,活血調經,止血,解毒。"
②《云南中草藥》:"調經活血,理氣止痛。治閉經,痛經,紅崩,白帶,胃痛,消化道潰瘍。"
【銹釘子的圖片】
【銹釘子的復方】
①治月經不調,經閉,腰部扭傷:銹釘子泡酒服。
②治婦女紅崩:銹釘子兌紅糖煎服。
③治婦女體虛不孕:銹釘子和雞或豬肉煨吃,或配太子參煨水兌紅糖吃。
④治外傷出血:銹釘子根皮、烏賊骨、披麻草。共研末,外用止血。
⑤治黃水瘡,創傷出血,燙傷,中耳炎:銹釘子鮮根烤取汁外搽。或邊烤邊刮取汁,曬干研成細末,裝瓶密封備用。(選方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