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腦|豬腦是什么
豬腦含有的鈣、鐵、磷比豬肉多,體質虛弱者宜食,高膽固醇者及冠心病患者不宜食用。
中文名 豬腦
拉丁文名 Medulla sus domestica
功效 補益腦髓;疏風;潤澤生肌
英文名 Pig's brains
考證 出自《名醫別錄》
歸經 心;腦;肝;腎經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手足皸裂;癰腫;凍瘡
【生態環境】雜食性家養物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采收和儲藏】宰殺后,除去毛及內臟,剖開頭顱,取出腦髓部分,鮮用或冷藏備用。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動植物形態】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也有差異基本特微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功效分類】補益藥【性味】味甘;性寒
【藥材基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腦髓。
【用法用量】內服:燉食或煎湯,適量;或作丸。外用:適量涂敷。
【出處】《中華本草》
營養成分
豬腦中含的鈣、磷、鐵比豬肉多,但膽固醇含量極高,100克豬腦中含膽固醇量高達3100毫克。豬腦所含膽固醇是常見食物中最高的一種。
【性味】①《綱目》:"甘,寒,有毒。"
②《四川中藥志》:"無毒。"
【功用主治】治頭風、眩暈,涂凍瘡、皸裂。
①《別錄》:"主風眩、腦鳴及凍瘡。"
②《綱目》:"治手足皸裂出血,以酒化洗,并涂之。"
③《四川中藥志》:"補骨髓,益虛勞,治神經衰弱,偏正頭風及老人頭眩。"
【選方】①治偏正頭風:豬腦髓、明天麻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老人頭眩耳鳴:豬腦髓、明天麻、響鈴草、枸杞,共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瘡瘍生肌長肉:公豬腦子一個,放鍋內,好陳醋泡透,文武火煎成膏藥樣,取出,細布攤,隨瘡大小貼之。先將小米泔水洗凈瘡上,貼膏二、三日,揭看,內生肉芽,再用小米泔煎洗,又貼三、五日,肌肉長平。(《瘍醫大全》豬腦膏)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