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利水湯,中藥方劑,由龜板、鱉甲、生地、寸冬、腹皮、茯苓、澤瀉、茅根、阿膠、澤蘭、白芍、枇杷葉、翠衣組成,用于養陰利水,佐以化瘀。主治肝腎陰虛。
方劑名:養陰利水湯
方劑組成:龜板25克、鱉甲15克、生地15克、寸冬15克、腹皮25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茅根15克、阿膠10克、澤蘭15克、白芍15克、枇杷葉10克、翠衣25克。
方劑方解:肝腎陰虛,養陰利水 佐以化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日1次,日服2次。
辯證加減:水腫明顯,脘腹脹滿,舌質胖,苔白,脈細弱加豬苓10g,黨參20g,竹葉15g;伴舌紅少苔脈細數加龜板20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尿蛋白重加芡實20g,金櫻子12g,益智仁12g;伴高血壓加桑寄生30g,槐花15g。
臨床應用
處方:生黃芪30g,熟地黃30g,山茱萸10g,山藥20g,丹參10g,赤芍15g,牛膝30g,澤瀉20g,知母20g,大薊、小薊各15g,牡丹皮15g,續斷15g,杜仲15g,車前子20g,白茅根20g。每日1劑,水煎服,10劑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臨床治愈:水腫消退,尿蛋白陰性,半年內未見復發;好轉:水腫消退,尿蛋白明顯減少;無效:水腫不消或水腫反復發作,尿蛋白、血尿不消退。 治療結果:臨床治愈12例,好轉3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9%。
討論
慢性腎炎是一組不同病因、不同病理類型而臨床表現相同的綜合征。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反復發作,纏綿難愈,最終多不可避免地緩慢進展至終末期腎衰。
腎主蟄藏,為五臟之本,主藏精,主司水液代謝。若腎之陽氣不足,失于固攝封藏,則精微漏泄,隨尿排出,而發腎炎蛋白尿之疾,故以腎虛論治應貫徹慢性腎炎辨治過程的始終。筆者認為本病以本虛標實為主,虛中夾實,本虛以腎虛為主,與肝脾密切相關,標實以濕熱瘀為主,表現為濕毒痰瘀互結。
血熱痰濕互結,治宜標本兼顧,祛邪與扶正并進,方中以黃芪、熟地黃、山茱萸、杜仲、續斷、山藥補氣養陰、滋腎利水;以丹參、赤芍活血祛瘀通絡;生地黃、白茅根、牛膝、牡丹皮益腎養陰、涼血通絡。全方共奏養陰滋腎、活血化瘀、通絡利水之功。本方益氣養陰而不滋膩,祛瘀通絡而不傷正。此外,根據陳修園的“氣行水即行,氣滯水亦滯”的理論,在方中酌加行氣理氣之品,有助于布津消腫之功,運用時應按辨證加減,才能取得滿意療效。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