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理中湯加減,中藥方劑,用于健脾溫腎,化瘀行水。主治脾腎陽虛,血瘀氣滯,水濕內停。
方劑名:桂附理中湯加減
方劑組成:黨參15克,白術10克,豬苓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3克(分沖),丹參15克,雞血藤20克,當歸10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地膽草15克。
方劑方解:脾腎陽虛,血淤氣滯,水濕內停。健脾溫腎,化淤行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桂附理中湯-《產科發蒙》卷二
【處方】人參9克,炒白術9克,炒干姜9克,肉桂9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4.5克。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氣,溫中祛寒。主脾胃寒濕。妊娠腹瀉 。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21克,水煎,去滓,溫服。
桂附理中湯-《證治寶鑒》卷五
【處方】 理中湯加桂、附。
【功能主治】 腎虛呃逆。妊娠痢疾。
【用法用量】 《產科發蒙》本方用法:每服七錢以水四合,煮取二合,去滓溫服。
桂附理中湯-《喉科種福》卷五
【處方】 蘇黨參8錢,白術5錢,附片6錢,干姜3錢,油桂1錢半(去粗皮,研,炮)。
【功能主治】 中寒白喉,無惡寒發熱,喉內起白皮,隨落隨長。
臨床應用
運用桂附理中湯加減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80例,療效滿意。
臨床資料
本資料共80例,均來自本院門診及住院病兒,其中門診病兒64例,住院病兒16例。男60例,女20例,年齡<6月19例,6個月~1歲43例,1歲~2歲13例,2歲~3歲5例,平均年齡10.3個月。病程1天30例,2天36例,3天14例,平均病程118天。伴有嘔吐44例,發熱37.5℃~38.4℃27例,手足欠溫,面色發白47例,有傷食史26例,腹瀉次數≤5次/日12例,6~8次/日38例,>8次/日30例;輕度脫水26例,輕~中度脫水40例,中度脫水12例,重度脫水2例。
病例選擇標準
參照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1]修訂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選擇年齡在3周歲以下,發病時間在3天以內,腹瀉次數≥4次,未治療或未經正規治療的患兒作為本觀察對象。
治療方法
桂附理中湯加減治療。
基本方:紅參、附片各5~10g,肉桂3~5g,茯苓10~15g,甘草3g。加減:有傷食史伴嘔吐,可加益黃散(《幼科發揮》青皮、陳皮、丁香、訶子、炙甘);矢氣遺屎,屬中陽下陷加升麻、葛根;腹脹加小茴香,防風;大便白淡,四肢不溫,重用附片,加炮姜;發熱伴舌苔白黃厚膩,加荷葉,姜汁炒黃連。用法:上方劑量可隨年齡大小增減,每日1劑,水煎取汁少量頻服。全部不用抗生素、止瀉劑治療。有脫水者根據脫水程度給予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
治療結果
80例中顯效6例(82.5%),效12例(15%),無效2例(2.5%),總有效率為97.5%。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