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
酸棗仁甘草湯
【方劑組成】
酸棗仁(微炒)4兩,甘草(炙,銼)半兩,當歸(焙,切)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石膏(碎)半兩,芎半兩,遠志(去心)1分。
【功效主治】
傷寒后,勞損,煩躁不得眠。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藥材介紹】
酸棗仁: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用于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盜汗,津傷口渴。
人參:補氣固脫,補肺益脾,生津,安神,益智。有補氣救脫、益心復脈、安神、生津、補肺、健脾等功能。
當歸: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百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甘草:其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補脾和胃、調和諸藥的功效。
石膏:生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治急性熱病高熱、大汗、口渴、煩躁、神昏譫語,發癍發疹,中暑自汗,肺熱咳喘,胃熱頭痛、牙痛、齦腫,口舌生瘡,暴發赤眼。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酸棗仁“安五臟”之功效】
?、倏娤S海?ldquo;酸棗仁,實酸平,仁則兼甘。專補肝膽,亦復醒脾。熟則芳香,香氣入脾,故能歸脾。能補膽氣,故可溫膽。母于之氣相通,故亦主虛煩、煩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寨熱,邪結氣聚及四肢酸疼濕痹者,皆脾虛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膽為諸臟之首,十一臟皆取決于膽,五臟之精氣,皆稟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本草經疏))
?、谀咧熘儯?ldquo;酸棗仁,均補五藏,如心氣不足,驚悸怔忡,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盜汗;肺氣不足,氣短神怯,干咳無痰;肝氣不足.筋骨拳攣,爪甲枯折;腎氣不足,遺精夢泄,小便淋瀝;脾氣不足,寒熱結聚,肌肉羸瘦;膽氣不足,振悸恐畏,虛煩不寐等癥,是皆五臟偏失之病,得酸棗仁之酸甘而溫,安乎血氣,斂而能運者也。”(《本草匯言》)
?、圪Z所學:“棗仁,仁主補,皮赤類心,用益心血,其氣炒香,化為微溫,藉香以透心氣,得溫以助心神。凡志苦傷血;用智損神,致心虛不足,精神失守,驚悸怔仲,恍惚多忘,虛汗煩渴,所當必用。又取香溫以溫肝膽,若膽虛血少,心煩不寐,用此使肝膽血足,則五臟安和,睡臥得寧;如膽有實熱,則多睡,宜生用以平膽氣。因其味甘炒香,香氣入脾,能醒脾陰,用治思慮傷脾及久瀉者,皆能奏效。”(《藥品化義》)
④嚴潔:“收肝脾之液,以滋養營氣,斂心膽之氣,以止消渴,補君火以生胃土,強筋骨以除酸痛。”(《得配本草》)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