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板瘡生于臀部之瘡瘍。又名風疳,古名痤痱瘡。多因暑夏坐于日曬時久之板凳,或久坐濕熱之地,使暑熱濕毒,初起但見臀部皮色紅癢,或兼有粟米大。
坐板瘡發病原因
坐板瘡是發生在臀部皮膚的毛囊炎及癤腫。
毛囊炎是一組表現在毛囊口的炎癥或毛囊周圍炎,而癤腫則是一種急性化膿性單個毛囊和毛囊周圍炎。
本病多發于悶熱的環境中,因久坐局部血循環較差,加上潮濕、多汗,就會導致本病的發生,皮膚不清潔、搔抓或機體抵抗力降低均可誘發該病。
坐板瘡的高發人群
駕駛員、學生以及高溫高濕環境中坐位工作的工人等是坐板瘡的高發人群。
坐板瘡的并發癥
坐板瘡是發生在臀部皮膚的毛囊炎及癤腫。
(1)毛囊炎是一組表現在毛囊口的炎癥或毛囊周圍炎,而癤腫則是一種急性化膿性單個毛囊和毛囊周圍炎。
本病多發于悶熱的環境中,以久坐之人常見,因久坐局部血循環較差,加上潮濕、多汗,就會導致本病的發生;
在臨床上表現為毛囊炎性丘疹、膿皰,以及炎性小結節,局部紅、腫、痛、熱,質較硬;
經2-3天后化膿壞死形成膿瘍,中心有膿栓,破潰后排出膿液、膿栓,炎癥隨之減輕,愈后可遺留疤痕。
(2)當孩子患了坐板瘡,應積極進行局部治療和全身調理,在悶熱環境中久坐的學生應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適當起身活動,做到勞逸結合,盡量不要久坐。
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褲子以寬松為宜,臀部清潔后可用爽身粉,保持干燥,避免日曬,內褲經常消毒;
還應避免與患有坐板瘡的孩子密切接觸,尤其是坐椅、毛巾、衣服等。
在這期間應多飲清熱解毒之類飲品,少吃辛辣助火的食物。
本病如治療不及時還會導致經常反復發作,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煩惱。當孩子患上“坐板瘡”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坐板瘡的治療方法
內服可選消風散加涼血之劑,或用五味消毒飲加味亦可。
外用可以芫花、川椒、黃柏之類煎湯熏洗,或以苦參湯坐浴。相當于臀部癤病。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