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在我們生活中并不少見,尤其是小孩子,嚴重燙傷者,帶來的危害很大,很多人會用一些偏方處理,那燙傷原因是什么,日常預防該做什么?
【引起燙傷的常見原因】
1、倒好的開水或盛上來的熱湯,熱稀飯,一定要放在孩子伸手夠不到的地方,最好距離在40—50厘米;米飯或菜等含熱液不多的可以放得靠近點;湯類一定要足夠遠。
2、開水瓶、熱水壺、可加熱飲水機等不要隨意擺放在地上,也不要放在孩子能夠夠到的桌上。
3、洗澡時絕對不能先倒熱水后加冷水,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加完熱水后,家長轉身去取冷水過程中,由于孩子不懂就可能以為可以直接洗了,于是將雙腿放入開水中導致雙足燙傷,或者做到熱水中導致臀部燙傷。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放上冷水,然后再去拿熱水過來添加。
4、端、拎熱性液體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盛得太滿,過多,以免發生潑灑,并且還需要謹記兩個關鍵詞:慢、穩。這也包括在飯店吃飯時端拿熱湯面、熱菜等。
5、電器燒水、電飯鍋煮飯菜時,這些電器的插頭電線不可拖拉在空中或地上。一旦小孩不注意,玩耍時絆到了,由于拖拉連接線,可能導致電器內熱水、熱湯潑灑,導致燙傷。
【燙傷后的處理偏方誤區】
1、涂牙膏治療。很多人燙傷后會涂牙膏,認為牙膏能起到清涼、散熱作用。其實,牙膏本身沒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帶有一定數量的細菌。其中的摩擦劑對創面更是一種刺激物,發泡劑和調味劑對創面也無治療作用,還容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創面感染。
2、創面涂紫藥水、紅藥水、醬油。這是很多人常用的“土方子”,殊不知會加重傷勢。紫藥水、紅藥水、醬油等抗感染能力不強,且深色藥物會遮蓋創面,令醫務人員無法準確判斷創面的范圍和面積,影響了解燒傷深淺程度和后續治療。
3、在創面撒小蘇打、食用堿等。在我接診過程中,發現一些人會在傷口上撒小蘇打、食用堿等,這是缺乏化學常識的表現,因為酸堿中和會釋放大量的熱,產生熱燒傷,會加重傷情。 誤區四:燒傷后大量喝白開水。有些人認為,燒傷后患者口干舌燥,體液大量流失應大量補水,而這種做法可能適得其反。燒傷后大量喝水會稀釋血液里的電解質,導致水中毒,正確做法是補充適量含電解質的水,比如淡鹽水。
【燙傷容易引起的并發癥】
1、休克
早期多為低血容量性休克。繼而并發感染時,可發生膿毒性休克。特重的燒傷因強烈的損傷刺激,可立即并發休克。
2、膿毒癥
燒傷使皮膚對細菌的屏障作用發生缺陷;較重的病人還有白細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減弱。故容易發生感染。致病菌為皮膚的常存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或外源性沾染的細菌(如綠膿桿菌等)。化膿性感染可出現在創面上和焦痂下。感染還可能發展成為膿毒血癥、膿毒性休克。此外,在使用廣譜抗生素后,尤其在全身衰弱的病人,可繼發真菌感染。
3、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可能有多種原因,如呼吸道粘膜燒傷、肺水腫、肺不張、膿毒癥等。還可能發生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或肺梗塞,導致急性呼吸衰竭。
4、急性腎功能衰竭
并發休克前后有腎缺血,嚴重時腎小囊和腎小管發生變質;加以血紅蛋白、肌紅蛋白、感染毒素等均可損害腎,故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