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良藥苦口,但是想到一整碗味道很苦的中藥湯要喝下去,還是會難以忍受。怎么喝中藥才會不苦,或者是減少苦感呢?喝中藥有哪些禁忌事項?
怎么喝中藥不苦 中藥怎么喝才會不苦 喝中藥有什么禁忌
中藥怎么喝不苦
1、適當多喝溫開水
服用中藥湯劑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溫開水,可以減少藥液在口腔內的殘留,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藥液的苦味。
2、加快服藥速度
實踐證明,中藥湯劑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到的苦味就會越大。因此,一口氣喝下湯藥是減少藥液苦味的好辦法。
3、“黃金時間”服藥
研究發現,一天24小時內人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期”分別在上午的8~10時和下午的2~3時,這個階段正是機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藥物的苦味不容易對機體產生明顯的刺激反應。而飯后半小時以上服藥不僅可以防止惡心、反胃,還能減輕藥物味苦的感覺,如無特殊需要,可在上述時間段服藥。
4、放涼后再喝
人體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2℃,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布于舌面,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對五味的感知最靈敏,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因此,中藥湯劑的溫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燙嘴,又可減輕苦味。
5、正確添加“佐料”
大多數人習慣在中藥湯劑里放點糖(特別是給孩子服藥時),使得服用時口感好一些。其實,去苦味隨意加糖不可取。從中醫觀點來看,糖也是一味藥。此外,加糖還可影響某些藥物有效成分的發揮和吸收。例如,紅糖中含有鐵和鈣等成分,容易與中藥的一些成分發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在許多退熱中藥中加糖,可能減弱其清熱效果。
治療咳嗽的中藥則不應該加糖,因為一部分治療咳嗽的中藥主要作用是化痰,而糖分會增加痰液的分泌,影響藥物療效。無明確禁忌時,煎藥時可適當加些大棗,或在煎好后調些蜂蜜,也可起到減輕藥物的苦味。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