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藥都是苦的,而人們對苦味食物都比較抗拒,聞著這味道都覺得難以下咽,那么,中藥很苦喝不下怎么辦?
雖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一些中藥實在是太苦了,讓人難以下咽。其實,掌握一些服用中藥的技巧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苦感的。
1、掌握服藥時間
在一天24小時內,機體有兩個吸收藥物的“黃金時期”,一個在上午8時至10時,一個在下午2時至3時。苦味中藥可在飯后上述時間內服用。
2、掌握藥液溫度
中藥的服用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但苦味中藥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關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更為敏感,因此,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控制在15℃至37℃,這樣既可以防止燙嘴,又可以糾正苦味艱澀之偏。
3、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因此,藥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貯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4、掌握服藥速度
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的服用力求干凈利落,轉瞬即逝。
5、服藥后喝適量溫開水
這樣既有利于胃腸道對藥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
6、添加調味品
在苦味藥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對黃連、膽草之類,盡量少用或不用調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棗之類調和。
服藥禁忌
在服用含有地黃、何首烏等的藥物時,忌蔥、蒜、蘿卜;服用薄荷時,忌鱉肉;服用茯苓時,忌醋;服用鱉甲時,忌莧菜;服用瀉下劑時,如大承氣湯、麻仁丸等,忌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驅蟲藥時,忌油膩食物,且要空腹服藥。另外,在患病服藥期間,凡屬生冷、黏膩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忌食。
中藥確實是比較苦,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再苦也要喝下去,如果能把握上面喝中藥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讓中藥的苦味降低一些,不會那么難以下咽。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