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啼是指寶寶在晚上睡眠時,出現間歇哭鬧或抽泣。經常出現夜啼不僅會使孩子睡眠不足影響其生長發育,也十分影響父母的休息,所以,防止孩子夜啼并不是小事。對于總是夜啼的孩子,父母可以為其按摩,其次這十方藥物有效治療小兒夜啼。
[方一]
生姜紅糖湯
組成:生姜10克,紅糖15克。
用法:生姜切片,加適量紅糖,水煎服。功效:溫中散寒。
主治:小兒脾胃虛寒夜啼,大便溏泄,腹中冷痛者。
[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蔥一握。將3味同搗如泥,把鍋燒熱,3味同炒,邊炒邊澆酒。炒熟后用毛巾將藥包裹待溫度適宜時,熨敷患兒腹部,每晚1次。
本方對小兒夜啼有效。
[方三]
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開水沖泡,日數次。
本方適用于心火熾盛所致小兒夜啼。
[方四]
黃連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將黃連水煎取汁30毫升,兌人乳汁中調入食糖。本方適用于小兒心經有熱,夜啼不安。
[方五]
淡竹葉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淡竹葉加水煎湯,去渣后人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溫頓服。
本方適用于心火熾盛之夜啼。
[方六]
鉤藤6克,乳汁100毫升。將鉤藤水煎15分鐘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藥乳,每次20-30毫升。
本方適用于小兒驚駭啼哭。
[方七]
蟬蛻9克,雞內金15克。將2味微火焙脆研成極細末,每次1克,日3次。
本方適用于易驚易哭大便有奶瓣的小兒夜驚啼哭。
[方八]
赤小豆甜飲
組成:赤小豆、白糖適量。
用法:赤小豆加水煮爛后酌加糖,代茶飲。功效:清心熱安神。
主治:小兒心熱,夜臥不寧,多夢易驚,口干多飲者。
[方九]
大茴香、小茴香、錦文大黃各10克,面粉60克。將藥研成細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個小餅,外敷肚臍處,上加熱水(以小兒能承受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個餅交替使用,連用3天。
本方適用于消化不良腸痙攣引起的小兒夜啼。
[方十]
梔子餅:(小兒夜驚外用方)
一次使用,三顆山梔子就可以。當然想要稍微多一點,少一點問題也不大,反正這個東西沒有什么副作用。
使用方法如下:
去表皮,只用里面果仁果肉部分,弄碎,加入溫開水調勻,在加入面粉,和成面團(最好揉一下面,達到表明看上去很光滑),溫開水不易加太多,多了面團太大了。和好的面團分成兩塊,做成兩個小面餅,餅的大小大概就是康師傅雪米餅那樣大小就夠了。當然厚度取決與加水量,水多,面粉加入就多了。反正也不用特別厚。一般是晚上睡覺前敷在手腕處,一定要掌心側,能摸到心跳的地方肯定要貼到,為防止面餅掉下來當然要在外面包幾圈棉布或砂布。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揭去,敷的時間一般要在1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
對于小兒驚嚇,愛晚上哭的情況,揭去面餅,可以看到所貼之處的皮膚變得有些青色(這個地方不能洗,最好過2天在用溫開水洗),這是正?,F象,說明藥物起療效了,青色幾天后自然會褪去的,不會對皮膚有任何影響。嚴重夜哭的情況,可以多敷1到2個晚上,當然面餅要重新做。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