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藥食兩用的常用藥材之一。薏苡仁藥用最早記載在《神農本草經》,認為薏苡仁擅長治療風濕痹痛,能夠下氣除濕,長期服用還可以輕身益氣。關于薏苡仁的藥用來源有這樣一則傳說!
一、薏苡仁傳說故事
在山水甲天下的廣西桂林漓江邊有一“伏波勝境”,伏波山下的還珠洞,流傳著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據文獻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馬援授命為伏波將軍,率領大軍開赴交趾討伐叛亂,隊伍到了交州府東關縣一個名叫浪泊的地方(今廣西境內),由于地處南疆,南征將士水土不服,加之天氣炎熱,染上了一種手足麻木、疼痛、從下肢開始腫脹,發展到全身浮腫“瘴氣”的怪病。
正當馬援急得不知所措時,在當地民眾的幫助下,用當地的草藥種子——贛球(即薏苡的舊名),命全軍將士服食。說來也巧,就在全軍服薏苡仁后不久,奇跡便出現了,疫情一下子得到控制,將士們全部康復。自此,士氣大漲,一舉平定了叛亂。馬援將軍對薏苡仁有如此神功,解其大難甚為驚奇,認為薏苡仁能“輕身勝瘴氣”。在大軍凱旋之時,便用船裝載了一些薏苡仁種子運回京城,準備在京郊播種繁殖,以供日后為更多的人解除痛苦。
途經桂林時,船停靠于漓江邊一座依水而立的山亭,岸上的人看到船上載著形似圓潤珍珠的顆粒,就誣說馬援貪贓枉法,在廣西搜刮了大量寶物——合浦珍珠,用以中飽私囊。馬援受此污辱非常氣憤,他命士兵打開船艙,將薏苡種子公之于眾,然后全部倒入江中。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英勇善戰、秉公廉潔的將軍,把當年停靠的山定名為“伏波山”,山下的巖洞則取名為“還珠洞”。
從此,廣西的伏波山和還珠洞隨馬援將軍的威名及這段關聯傳奇故事而成為名揚中外的旅游景點。
二、薏苡仁現代應用
薏米可用作糧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湯均可。
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濕。由于薏米營養豐富,對于久病體虛、病后恢復期患者,老人、產婦、兒童都是比較好的藥用食物,可經常服用。
不論用于滋補還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較為緩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
據報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是一種抗癌劑,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可用于胃癌及子宮頸癌。
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還有降壓、利尿、解熱和驅蛔蟲的效果,適用于高血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
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