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白穴,經穴名,屬足少陽膽經,位于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具有清頭明目,祛風清熱的功效,可緩解治療眼睛疲勞、目眩、目痛、外眥疼痛、雀目、眼睛疾患等。
目錄
1.陽白穴名解
2.陽白穴位置
3.陽白穴的功效與作用
4.陽白穴主治疾病
5.陽白穴的按摩方法
6.按摩陽白穴的好處
7.陽白穴穴位配伍
【陽白穴名解】
1.陽白
陽,天部也,氣也。白,明亮清白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濕冷水氣在此吸熱后脹散。
本穴物質為本神穴傳來的天部濕冷水氣,由于在下行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水濕之氣還未進入本穴就己受熱脹散化為陽熱風氣并傳輸于頭之各部,穴內的天部層次變得明亮清白,故名。
2.足少陽陽維之會
本穴吸熱脹散的陽熱風氣不光上傳本經的頭臨泣穴,同時亦外走陽維脈,故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陽白穴位置】
1.標準定位
陽白穴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陽白穴圖片
2.取穴方法
取穴時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臥的姿勢,陽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二厘米處。
快速取穴:正坐,眼向前平視,自眉中直上1橫指處即是陽白穴。
3.穴位解剖
陽白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帽狀腱膜下結締組織、骨膜(額骨)。皮膚由額神經的眶上神經和滑車上神經雙重分布。
【陽白穴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陽白穴具有清頭明目,祛風清熱的功效,可緩解治療眼睛疲勞、目眩、目痛、外眥疼痛、雀目、眼睛疾患等。
陽白穴位于前額,近于眼部,具有清頭明目、祛風泄熱的功效,可主治頭面及眼瞼病證。
陽白穴屬膽經,為陽維之會,有疏風明目作用。主治目不能視,昏夜無所見。《備急千金要方》有:“目瞳痛癢,遠視視弱,昏夜無所見。”針之可使眼目重見光明。
按摩陽白穴對治療頭疼、眼疼、眼花、眼脹、頭昏有一定的作用,對于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等病征的治療都有顯著的效果。
陽白穴圖片
【陽白穴主治疾病】
陽白穴主治眼目、頭面等疾患,如頭痛、項強、目赤腫痛、胬肉攀睛、迎風流淚、瞳子癢痛、目眵、雀目等。
現代又多用陽白穴治療眶上神經痛、眼瞼下垂、近視、角膜炎、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現代常用于治療眼科疾病、面神經麻痹或面肌痙攣、眶上神經痛等。
1.五官科系統疾病:眼科疾病;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面神經麻痹或面肌痙攣,眶上神經痛等。對于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等病征的治療都有顯著的效果。
【陽白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先將雙手用溫水洗干凈,將雙手搓暖后兩手利用指腹按壓前額陽白穴(在前額部,瞳孔直視的眉上2公分)慢慢的點擊按摩,力度可以由輕到重自己掌握,速度緩和,不要太快。
2.針刺
沿皮向眉中透刺0.3-0.5寸。平刺0.5-0.8寸;針感:額區脹痛。
3.艾灸
可灸,艾條灸5~10分鐘。
陽白穴圖片
【按摩陽白穴的好處】
1.消除額紋
陽白穴是面部美容及眼保健常用穴。按揉陽白穴可以明目除脹,舒額消皺。經常按揉此穴,能防止額紋早現,保護視力。還可用于治療眼瞼跳動、額頭昏脹不舒等。
方法:以兩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同時按于兩側陽白穴上,按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動50~100次。
2.陽白穴美白孰真孰假?
根據中醫理論,所謂“陽白穴”,實際是使頭腦部明亮清白,并非能使皮膚白皙的。在臨床治療上,按摩陽白穴可以治療頭痛、目眩、五官科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其中并不包括美白。
3.治療眼疾
將中指指腹置于陽白穴上,垂直揉按1~3分鐘,能有效治療眼疾。
【陽白穴穴位配伍】
陽白穴配顴髎、頰車、合谷,有祛風活血通絡的作用,主治面神經麻痹。
陽白穴配睛明、太陽,有清熱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
陽白穴配睛明、攢竹、魚腰、太陽,治目赤腫痛。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