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穴,為足少陽膽經上的經外奇穴,亦稱膽囊點。位于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2寸。具有疏肝利膽的功效,可緩解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膽絞痛等。
目錄
1.膽囊穴名解
2.膽囊穴位置
3.膽囊穴的功效與作用
4.膽囊穴主治疾病
5.膽囊穴的按摩方法
6.按摩膽囊穴的好處
7.膽囊穴穴位配伍
【膽囊穴名解】
本穴是分布在足少陽膽經上的經外奇穴,對膽道病療效顯著,同時又為診斷膽囊病的有效穴。
膽囊穴可以診斷出膽囊疾病,對膽囊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故名“膽囊”。
【膽囊穴位置】
1.標準定位
膽囊穴在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2寸。
2.取穴方法
患者正坐位或側臥位,于陽陵泉直下2寸左右之壓痛最明顯處取穴。
3.穴位解剖
膽囊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腓骨長肌。分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分布;深層有腓深神經干和脛前動、靜脈經過,并有腓淺神經肌支和脛前動脈分布。
【膽囊穴的功效與作用】
按摩膽囊穴具有疏肝利膽的功效,可緩解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膽絞痛等。
膽囊穴是分布在足少陽膽經上的經外奇穴,對膽道病療效顯著,同時又為診斷膽囊病的有效穴。
【膽囊穴主治疾病】
膽囊穴主治黃疸,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膽道感染,下肢麻痹,下肢痿痹,癱瘓,胸脅痛,口眼渦斜等。
膽病:黃疸,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病。
下肢病:下肢痿痹。
其他病:口眼斜,脅肋痛。
【膽囊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將食指中指并攏,用兩只指腹按揉膽囊穴3~5分鐘,長期按摩,可以防治膽囊炎、膽結石、膽絞痛等。
2.艾灸
用艾條溫和灸治膽囊穴10~15分鐘,一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慢性胃病、口眼歪斜等。
3.拔罐
用氣罐留罐10~15分鐘,隔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腰腿痛、下肢痿痹等。
4.刮痧
用面刮法刮拭膽囊穴,以出現痧為度,隔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腰腿痛、下肢痿痹等。
5.針刺
針刺膽囊穴,可促進正常人和膽管疾患患者的膽囊收縮,尤其深刺膽囊穴,對膽囊收縮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
【按摩膽囊穴的好處】
拔罐膽囊穴治療膽絞痛
膽絞痛是膽石癥、膽道感染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癥狀。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右上腹、劍突下陣發性絞痛,多向右肩背放射。
膽絞痛屬中醫學“腹痛”“脅痛”范疇。其病機為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外邪侵襲,濕熱內蘊而致肝膽之氣失于疏泄。
有效穴位
一、膀胱經:肝俞穴、膽俞穴
二、膽經:陽陵泉穴、日月穴
三、經外:膽囊穴
治療方法
一、留罐法:以上穴位拔罐后留罐15至20分鐘。
二、指罐法:先指針上穴各一分鐘后留罐15分鐘。
三、血罐法:每次選2至3個穴位用梅花針重叩出血后再拔罐并留罐10至20分鐘。
【膽囊穴穴位配伍】
膽囊穴配陽陵泉、期門、肝俞、膽俞、足三里,治急性膽管疾患。
膽囊穴配陽陵泉、內關、太沖,治膽囊炎。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