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游玩踏青路邊的哪些野花不要采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1]。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游玩踏青路邊的哪些野花不要采
1、仙人掌
有一些仙人掌類植物的莖、葉、刺、花、果均含有對人體有強烈刺激的毒汁,人體被刺后容易引起皮膚紅腫疼痛、瘙癢等過敏性癥狀。這種毒汁沾在皮膚上就會出現皮疹、紅斑,甚至還會引起脫發。
2、夾竹桃
夾竹桃的花朵鮮艷,極易栽培,但其葉、皮、莖乃至花朵中均有毒。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種夾竹桃甙,誤食會中毒。觀賞這種花卉,不要接觸花、莖、葉中分泌出的白色汁液。此外,如果接觸過多還會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癌癥。
3、含羞草
它一觸即“羞”,這是由于其中含有“含羞草堿”。這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過多接觸后會使人頭發脫落或周身不適,千萬不能因為好奇而頻頻接觸。
4、郁金香
花中含有毒堿。人在這種花叢中呆上兩小時就會頭昏腦脹,出現中毒癥狀,接觸的時間越長中毒越深,嚴重者可使毛發脫落。
5、虞美人
全株有毒,內含有毒生物堿,尤以果食毒性最大。誤食后會引起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毒,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6、夜來香
夜來香的香味在夜間十分濃厚,但這香味對人體大大不利,尤其是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聞后會產生憋悶難受的感覺。
7、杜鵑花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后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后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8、一品紅
全株有毒,其白色乳汁能刺激皮膚紅腫,引起過敏性反應,誤食莖、葉有中毒死亡的危險。
清明多飲菊花茶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發,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菊花的功效
菊花性涼、味苦辛,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清肝明目、疏散風熱的功效,可治療因肝火上亢所致的頭痛、外感風熱造成的感冒、緩解眼酸痛和視疲勞等,對神經性頭痛、頭暈也有顯著療效。常喝菊花茶還能擴張動脈和增加冠脈流量,降低血壓,長期飲用也可降低膽固醇。
菊花的作用
菊花中含一些揮發油,尤其白菊花中含有龍腦、樟腦、菊油環酮等成分,具有明顯的降壓和抗菌消炎止痛作用。
另外,菊花茶中含有0.9%的微量脂肪,這些微量脂肪可與菊花中的黃酮共同作用于人體,從而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
不過,也有研究顯示,菊花茶中的微量脂肪有可能會使人體發寒,并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喝菊花茶應適量,不宜多飲。
菊花做茶的作用
不同菊花做茶時作用不同,貢菊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白菊疏散風熱的效果最強,可降火,對肝火上亢、頭昏腦脹等有緩解作用;杭菊清熱利咽的效果最強,咽喉腫痛者時可選用。
而野菊花清熱解毒、消腫的作用最強,對緩解上火導致的口腔潰瘍、牙痛、口臭都有效,但因其寒涼作用較強,建議少喝,以免造成胃部不適、大便稀溏等不良反應。
清明外出游玩上面介紹的這8種野花不要采,避免出現身體不適癥狀,另外清明節可以多喝菊花茶,能幫助我們養肝明目,預防咽喉腫痛。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