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友”蘊藏的養生奧秘
2000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全民族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美好節日。在我國,艾蒿、香包、雄黃酒被稱為“端午三友”,而“五黃”即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按照傳統習俗,在端午節,人們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喝雄黃酒,吃粽子,掛香囊,以表達保持健康體魄的美好愿望。其實我們的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學問,今天和老中醫一起探尋端午習俗中的養生奧秘。
【艾蒿熏洗可防痱子】
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有的用艾葉、菖蒲燒水洗澡,并噴灑在房前屋后。
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艾葉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臨床上常用來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葉藥效最佳,具有很強的抑制微生物生長和殺滅細菌的作用。下面是艾葉的幾種用法:
1.艾葉煎水可暖宮止瀉
用艾葉煎水喝,可以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還能止瀉,對于夏天吃了生冷食物后引起的腹痛效果很好。
2.艾條可灸治百病
將艾葉曬干,搓取艾絨,制成艾柱,置于選定的穴位燃燒,可治百病。夏天貪涼后關節疼痛、有風濕關節痛的人可以每天用艾灸熏烤關節,能祛濕散寒。現在有很多灸療師,以艾草為原料專門從事艾治,非常受歡迎。
3.艾葉煮水沐浴可保健
艾葉煮后洗澡可以預防夏天長包長癤生痱子,治療濕疹,還可以很快緩解皮膚瘙癢。把新鮮艾葉涂皮膚上,可以防蚊。孩子常用艾葉水泡腳,還能防治感冒。用艾葉加姜和鹽洗澡還能退燒。而且,越是陳年的艾蒿效果越好。
4.薰艾草可防蟲防蠅
艾草、菖蒲燃燒后揮發出的薰香,有著很好的防蟲防蠅作用。陳年的艾草千萬別隨便丟掉,曬干后就是純綠色的驅蚊藥。每次取3--5根,傍晚點燃后熏房間,能夠殺滅蚊蟲,因為氣味芳香,對人體無害,很適合有小孩的家庭。
【雄黃酒宜搽不宜喝 飲用可用黃酒代替】
端午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即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記得《白蛇傳》中,白娘子因為喝了雄黃酒現出了蛇身原形,所以民間認為,端午飲雄黃酒能驅邪解毒,并讓身體健康。
其實不然,喝雄黃酒不僅達不到驅邪、解毒的目的,反而會中毒。因為雄黃內含砷、汞等有毒物質,遇熱極易分解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者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甚至會危及生命。
老中醫提醒,一旦出現中毒癥狀應盡快送醫院救治,期間可采用催吐排毒的方法,多喝開水,然后刺激喉部探吐。另外,將燒焦的饅頭研細吃下,可吸附毒物。
與其喝雄黃酒來解毒,還不如直接將其外涂在毒蟲叮咬和長包長癤、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由于雄黃能從皮膚吸收,外用也不宜大面積涂擦,以防中毒,小孩最好別用,另外,也可將雄黃酒灑在居室的墻角和床下,具有較強的滅蚊和殺蟲作用。
老中醫建議,雄黃有毒最好不要飲用。如果實在想喝,可用黃酒替代,黃酒是糧食酒,具有養胃、通經脈、行氣血、去風濕、溫脾胃、散風寒等作用。
【戴香囊祛風驅寒 家有孕婦要慎用】
端午前后空氣濕溫,細菌容易滋生,而香囊則有殺菌和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作用。老中醫建議,市民可以去醫院購買制好的香囊,也可以自己在家制作。
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縫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
這些中藥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并且大都含有揮發油,氣味純正、持久,多數中藥的有效成分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放在枕邊,對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腦膜炎、麻疹等傳染病均有一定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功能。
放在腰間,可以促進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從而能夠增強食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香囊中的藥物有通竅的作用,有孕婦的家庭要慎用。
還要注意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觸皮膚處出現紅疹、瘙癢等,請立即取下香囊,掛于室內空氣流通處或車內。
.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