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寶寶腹瀉的高峰期,這會使爸爸媽媽們感到著急,孩子腹瀉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小孩腹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也可能是著涼了,或是細菌感染,因為寶寶還小,消化系統比較弱但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寶寶對營養的吸收和健康成長哦,那么小孩腹瀉的原因?小兒嘔吐腹瀉偏方?小兒嘔吐腹瀉護理方法?你們都知道哪些?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有關寶寶腹瀉的原因?小兒嘔吐腹瀉偏方?小兒嘔吐腹瀉護理方法?這些癥狀的應對措施。
小孩嘔吐腹瀉的原因
1、首先如媽媽奶水足的話,建議純母乳喂養 ,
2、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節。
3、母乳喂養媽媽一定要主義飲食均衡,營養搭配合理全面,而且要清淡。
4、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顏色、有無粘液膿血、體溫、寶寶的精神狀態、食欲,有無哭鬧不安。如果寶寶的大便次數較多,有粘液膿血,精神、食欲差,尿量減少,盡快帶寶寶到醫院就診,用一個干凈的一次性紙杯留取寶寶的大便及時送到醫院化驗,查出病因,聽取醫生的意見和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小兒嘔吐腹瀉偏方
偏方1:神奇的炒米糊 將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湯里加少許奶粉給腹瀉的寶寶喝,可以有效止瀉,幫助寶寶恢復健康。 中醫專家解讀:用炒過的大米碾成粉沖泡后服用治療小兒腹瀉,是簡單易行的民間驗方。
治療消化不良的焦三仙(炒山楂、炒麥芽、炒神曲)就是家喻戶曉的中藥,經過炒炙焦黃的谷稻芽(大米、小麥)具有消谷積、化肉食、運脾收斂的功效。所以,寶寶患輕型腹瀉或在腹瀉恢復期,都可以用這個驗方輔助治療。
偏方2:能止瀉的野草 遇到寶寶腹瀉,可每天用鮮馬齒莧100 克,洗凈煎湯,加2 小勺紅糖,給孩子喝湯。通常喝3 天后見效,一周內痊愈。 中醫專家解讀:馬齒莧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利濕、止痢的作用,常用來治療腹痛、腸炎、紅白痢疾,如果應用鮮藥作用更好。
偏方3:用雞內金化積食 寶寶吃多了積食,可以用雞內金(雞胗外面的一層膜)曬干,然后搗成粉末,用溫水沖開,讓寶寶連渣帶水喝下去,雖然難喝,但很管用。 中醫專家解讀:這個偏方很有科學道理,也符合中醫理論。雞內金具有消食化滯的功效。在我們宰殺雞鴨等鳥禽類動物后,打開雞(鴨)胗就會發現里邊包裹著許多泥沙,可見其消化的能力有多么強大!在農村,許多人家都會積攢幾個雞內金,放在鍋里微火焙干,寶寶積食時研成細末喂給他吃,療效非常顯著。就是在今天,雞內金仍大量被臨床醫生用于治療納食不香、腹脹腹痛、脾胃虛弱的患兒。
偏方4:雞蛋黃→濕疹克星 把煮熟的蛋黃放在鐵勺內翻炒, 炒出油來,然后用這種油給寶寶抹在長濕疹的部位,不僅能治療濕疹,還能令小臉皮膚變光滑。 中醫專家解讀:這是民間治療小兒濕疹的一種方法,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一種成分:糠餾油,這種油是從雞蛋黃內或從米糠中提取的,用于治療各種有滲出性的皮膚病。當然,這種油不是對所有的皮膚病都有效,還是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癥用藥。
偏方5:好喝止咳的蘿卜蜂蜜湯 將一個白蘿卜洗凈,掏空中心后,放入100 克蜂蜜。把蘿卜放到碗里,隔水蒸20 分鐘。吃蘿卜喝湯,每天2 次。 中醫專家解讀:蘿卜既是蔬菜又是藥材,具有寬胸理氣的功效。蘿卜子又叫萊菔子,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潤肺止咳、消脹理氣、化食通便的功效。蜂蜜更是潤肺的要藥。
此方作為家庭食療保健服用可以,但是如果痰液較多,咳嗽很重,則不宜加入很多蜂蜜,因為蜂蜜甜度較高,更易引起咳嗽。由于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不適于1 歲以內的小寶寶服用。
小兒嘔吐腹瀉護理方法
①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②嘔吐后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后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⑤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⑥盡量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各位爸爸媽媽也不必擔心小孩腹瀉,因為小兒的嘔吐常見于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但您也不必太擔心,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類似的問題,用藥合理很快就會康復的,祝寶寶健康快樂。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