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的簡介】
狗脊,中藥名。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 J.Sm.的干燥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葉柄及金黃色絨毛,切厚片,干燥,為“生狗脊片”;蒸后曬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為“熟狗脊片”。
中文學名 狗脊
界 植物界
門 真蕨亞門
綱 薄囊蕨綱
目 水龍骨目
科 蚌殼蕨科
屬 狗脊屬
種 金毛狗脊
采收時間 秋、冬二季采挖
用 量 6~12g
毒 性 無毒
貯 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拼音Gǒu Jǐ
別名百枝(《本經》),狗青、強膂(《吳普本草》),扶蓋、扶筋(《別錄》),茍脊(《本草經集注》)。
出處《本經》
來源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莖。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萎時采挖,除去泥砂,曬干,或削去細根、葉柄及黃色柔毛后,切片曬干者為生狗脊;如經蒸煮后,曬至六、七成干時,再切片曬干者為熟狗脊。廣西、浙江等地加工時每100斤狗脊加入3~5斤黑豆皮,煮至顏色變黑后,撈出曬干。
原形態金毛狗(《分類草藥性》),又名:金毛獅子、三面青、猴毛頭、狗仔毛、鯨口蕨、毛狗兒、金絲毛、金毛猴。
多年生樹蕨,高達2.5~3米。根莖平臥,有時轉為直立,短而粗壯,帶木質,密被棕黃色帶有金色光澤的長柔毛。葉多數,叢生成冠狀,大形;葉柄粗壯,褐色,基部密被金黃色長柔毛和黃色狹長披針形鱗片;葉片卵圓形,長可達2米,3回羽狀分裂;下部羽片卵狀披針形,長30~60厘米,寬15~30厘米,上部羽片逐漸短小,至頂部呈挾羽尾狀:小羽片線狀披針形,漸尖,羽狀深裂至全裂,裂片密接,狹矩圓形或近于鐮刀形,長0.5~1厘米,寬2~4毫米;亞革質,上面暗綠色,下面粉灰色,葉脈開放,不分枝。孢子囊群著生于邊緣的側脈頂上,略成矩圓形,每裂片上2~12枚,囊群蓋側裂呈雙唇狀,棕褐色。
【狗脊的功效與作用】
狗脊的功效
性味苦甘,溫。
①《本經》:"味苦,平。"
②《吳普本草》:"桐君、黃帝、岐伯、雷公、扁鵲:甘,無毒。李氏:溫。"
③《藥性論》;"味苦辛,微熱。"
歸經入肝、腎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膀胱二經。"
②《本草求真》:"入肝、腎。"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腎三經。"
狗脊的作用
功能主治補肝腎,除風濕,健腰腳,利關節。治腰背酸疼,膝痛腳弱,寒濕周痹,失溺,尿頻,遺精,白帶。
①《本經》:"主腰背強,機關緩急,周痹寒濕,膝痛。頗利老人。"
②《別錄》:"療失溺不節,男子腳弱腰痛,風邪淋露,少氣目闇,堅脊,利俯仰,女子傷中,關節重。"
③《藥性論》:"治男子女人毒風軟腳,邪氣濕痹,腎氣虛弱,補益男子,紋筋骨。"
④《綱目》:"強肝腎,健骨,治風虛。"
⑤《玉楸藥解》:"泄濕去寒,起痿止痛,泄腎肝濕氣,通關利竅,強筋壯骨,治腰痛膝疼,足腫腿弱,遺精帶濁。"
⑥《綱目拾遺》:"金狗脊止諸瘡血出,治頑痹,黑色者殺蟲更效。"
⑦《本草再新》:"堅腎養血,補氣。"
⑧《南寧市藥物志》:"治跌打腰痛。"
【狗脊的圖片】
【狗脊的復方】
①治五種腰痛,利腳膝:狗脊二兩,萆薢二兩(銼),兔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干別搗)。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服三十丸,以新萆薢漬酒二七日,取此酒下藥。(《圣惠方》狗脊丸)
②治男女一切風疾:金毛狗脊(鹽泥固濟,火煅紅,去毛用肉,出火氣,剉)、萆薢、蘇木節、川烏頭(生用)。上各等分,為細末,米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普濟方》四寶丹)
③治風濕骨痛、腰膝無力:金毛狗脊根莖六錢,香樟根、馬鞭草各四錢,杜仲、續斷各五錢,鐵腳威靈仙三錢,紅牛膝二錢。泡酒服。(《貴州草藥》)
④固精強骨:金毛狗脊、遠志肉、白茯神、當歸身等分。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酒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⑤治病后足腫:用狗脊煎湯漬洗。并節食以養胃氣。(《傷寒蘊要》)
⑥治腰痛及小便過多:金毛狗脊、木瓜、五加皮、杜仲。煎服。(《四川中藥志》)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