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耳葉牛皮消的塊根,分布于遼寧、山西、陜西、甘肅、新疆、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具有養陰補虛,健脾消食的功效,主治虛損勞傷,痢疾,疳積,胃痛飽脹,白帶,瘡癬。
【藥材名稱】
中文名:隔山消
拼音:Gé Shān Xiāo
英文名:Root of Wilford Swallowwort
【藥材基源】
隔山消為蘿藦科植物隔山消的塊根。
【隔山消的功效與作用】
隔山消具有養陰補虛,健脾消食的功效,主治虛損勞傷,痢疾,疳積,胃痛飽脹,白帶,瘡癬。
【形態特征】
隔山消,草質藤本。肉質根近紡錘形,長約10cm,徑約2cm,灰褐色。莖被單列毛。葉對生;葉片薄紙質,卵形,長5-6cm,寬2-4cm;
先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兩面被微柔毛;基脈3-4條,放射狀,側脈4對。近傘房狀聚傘兵花序半球形,有花15-20朵,花序梗被單列毛;
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淡黃色,輻狀,裂片長圓形,外面無毛,內面被長柔毛;副花冠裂片近四方形,比合蕊柱短,先端截形,基部緊狹;
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下垂,花柱細長柱狀略突起。蓇葖果單生,披針形,長達12cm,直徑約1cm。
種子卵形,頂端具長約2cm的白色絹質種毛?;ㄆ?-9月,果期7-10月。
【采收儲藏】
隔山消在秋季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隔山消生于每拔800-1300m的山坡、山谷或灌木叢中、路邊草地,分布于遼寧、山西、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
【性狀鑒別】
隔山消根圓柱形或紡錘形,長10-20cm,直徑1-4cm,微彎曲,表面白色或黃白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栓皮破裂處顯黃白色木部。
質堅硬,折斷面不平坦,灰白色,微帶粉狀。氣微,味苦甜。
【配伍應用】
1.治痢疾:耳葉牛皮消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2.治食積飽脹:隔山消一錢。打成粉子,用開水吞服,每天一次。(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3.治胃氣痛,年久未愈:隔山消二錢,萬年蕎一錢。打成細粉,每天三次,每次用開水吞一錢。(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4.治多年老胃?。焊羯较粌桑u屎藤五錢。燉豬肉服。(《貴陽民間藥草》)
5.治氣膈噎食,轉食:隔山消二兩,雞肫皮一兩,牛膽南星、朱砂各一兩,急性子二錢。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錢,淡姜湯下。(《孫天仁集效方》)
6.治小兒痞塊:隔山撬一兩。煎水加白糖當茶喝,每日三、五次。(《陜西中草藥》)
【隔山消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