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刺的簡介】
羊山刺,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異葉花椒Zanthoxylum ovalifolium Wight的枝葉。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散寒燥濕之功效。常用于寒濕腳氣疼痛。
中文學名 羊山刺
別 稱 散血飛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蕓香目
科 蕓香科
屬 花椒屬
種 異葉花椒
采收時間 夏、秋季
用 量 外用:適量
毒 性 小毒 拼音Yánɡ Shān Cì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Diversifolious Pricklyash
別名散血飛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異葉花椒的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枝葉,曬干。
原形態(tài)異葉花椒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m。枝紅褐色,疏生皮刺。復葉互生,具1-3小葉,稀為5,革質;葉柄比葉片短;小葉片廣卵形至長圓形,連小葉柄長4-12cm,寬2-5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鈍齒或不規(guī)則的鋸齒狀,腺點細小而密生,齒縫處的腹點較大,光滑無毛。聚傘狀圓錐序頂生或腋生;花細小,無花瓣;萼片8片,大小不相等,邊緣被緣毛,較大的為倒卵狀披針形,長約2mm,內面中脈上常被微柔毛;雄花的雄蕊5-4,與較大的萼片近等長,藥隔無腺體,退化雌蕊圓球形,長約為雄蕊的一半;雄花的退化雄蕊5-4,長約為心皮的一半,有花藥而無花粉;花盤環(huán)狀,密被毛;心皮2枚,花柱斜出。成熟心皮1-2,紫紅色,球形,直徑5-6mm,表面有細小腺點。種子球形,直徑4-5mm。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南海、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小枝圓柱形,外表粗糙,紅褐色,有縱棱線,小刺極少。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4-7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波狀淺齒。小枝質硬脆,葉革質。氣做,味微辛。
【羊山刺的功效與作用】
羊山刺的功效
性味《貴州草藥》:"辛,溫,有小毒。"
羊山刺的作用
①《貴州草藥》:"燥濕殺蟲.治腳氣痛。"
②《廣西藥植名錄》:"種子:治眼翳膜。"
【羊山刺的圖片】
【羊山刺的復方】
治腳氣痛:羊山刺五兩,煎水洗患處。(《貴州草藥》)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