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麻黃根異名苦椿菜,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根及根莖。植物形態詳麻黃條。干燥根彎曲不整,長約20厘米,粗約2厘米,表面紅棕色,有明顯的縱溝,根莖有突起的節。質堅硬,縱劈之,內部有眾多之縱行纖維;橫斷面木質部有很多空隙,從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黃。立秋后采挖,去凈須根及莖苗,曬干。主產內蒙古、遼寧、江西、河北、陜西、甘肅等地。
【植物形態】
1、草本狀灌木,高20-40cm。木質莖匍匐臥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麻黃根綠色,長圓柱形,細縱槽紋常不明顯,節明顯,節間長2.5-5.5cm,徑1.5-2mm。鱗葉膜質鞘狀,長3-4mm,下部約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銳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鱗球花序,通常雌雄異株;雄球花多成復穗狀,常具總梗;雌球花單生,有梗,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2,包子苞片內,不露出,黑紅色或灰褐色,三角狀卵圓形或寬卵圓形,長4.5-6mm,直徑約4mm,表面有細皺紋。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2、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質莖粗長,直立,基徑1-1.5cm;小枝細圓柱形,對生或輪生的分枝較多,節間較短,通常長1.5-2.5cm,直徑1-1.5mm,縱槽紋細淺不明顯,被白粉,呈藍綠色或灰綠色。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鈍三角形,長1.5-2mm。雄球花單生或3-4個集生于節上,無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單生,常在節上成對,無柄。雌球花成熟時苞片肉質,紅色,成漿果狀,長卵多或卵圓形。種子通常1,窄長卵形,長5-7mm,直徑2-3mm,多有明顯的縱紋。花期6-7月;種子成熟期8-9月。
3、木,高20-100cm。木質莖直立或匍匐斜上,較粗壯,基部多分枝,圓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綠色,有對生或輪生的分枝,節間長3-6cm,直徑1-3mm,有細淺縱槽紋。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鈍,裂片鈍三角形或窄三角狀披針形。雄球花通常無梗,數個密集于節
上呈團狀,稀2-3個對生或輪生于節上;雌球花2-3,成簇,對生或輪生于節上,無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時苞片肉質,紅色,成漿果狀,長卵形或卵圓形,有長約1mm的短柄。種子包于肉質紅色苞片內,不外露,種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5-6mm,直徑約3mm。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如何鑒別】
性狀鑒別根多呈圓柱形,略彎曲,長8-25cm,直徑0.5-1.5cm。表面均呈紅棕色或灰綜色,有縱皺及支根痕,外皮業糙,易成片狀剝落;上端較粗,偶有膨大的根頭,下部較細,常扭曲。根莖粗細均勻,具突起的節,節間長0.7-2cm。體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射線放射狀排列,根莖中部有髓。無臭,味微苦。以質硬、外皮色紅棕色、斷面色黃白者為佳。
麻黃根顯微鑒別根及根芭橫切面:根的最外面有落皮層,基間散有纖維群及石細胞;木栓層為10余列細胞。皮層狹窄,有纖維和纖維束散在。木質部發達,所輪明顯,由導管、管胞及木纖維組成,射線寬廣,無髓。根莖射線較窄,髓部明顯,散有纖維,薄壁細胞有紋孔。皮層及射線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粉末特征:棕紅色或棕黃色。木栓細胞長方形,棕色,含草酸鈣砂晶。纖維多單個散在,直徑20-25μm,壁厚,木化,斜紋孔明顯。螺紋、網紋導管直徑30-50μm,導管分子穿孔板上具多數圓形穿孔。有時可見石細胞,呈長圓形、類纖維狀或有分枝,直徑20-50μm,壁厚。髓部薄壁細胞類方形、類長方形或類圓形,壁稍厚,具紋孔。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理化鑒別取本品縱剖面置紫外光下觀察,皮部顯藍白色熒光,木部顯黃色熒光,有的中心顯金黃色熒光。
【功用主治】
治陽虛自汗,陰虛盜汗。
① 陶弘景 :止汗,夏月雜粉用之。
② 《滇南本草》 :止汗,實表氣,固虛,消肺氣、梅核氣。
③ 《四川中藥志》 :斂汗固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細作撲粉。
【治療選方】
1.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黃芪(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
2. 治虛汗無度: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止為度。
3. 治產后虛汗不止:一當歸一兩(銼,微妙),麻黃根二兩,黃芪一兩(銼)。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圣惠方》麻黃根散)二牡蠣粉三分,麻黃根二兩。搗細羅為散,用撲身上。
4. 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