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
蒼虎麥冬甘草湯加味
【方劑組成】
蒼術10 g、虎杖10 g、麥冬10 g、半夏10 g、 炙麻黃6 g、杏仁6 g、石膏15 g、蟬蛻10 g、黃芩10 g、連翹10 g、大青葉20 g、浙貝母10 g、紫蘇子10 g、葶藶子10 g、甘草12 g、生姜3片、大棗3個
【功效主治】
咳嗽
【治療病例】
李某,女,5歲,2009年3月2日初診。患兒3天前因進食過多又受風寒而出現打噴嚏、流清涕,咳嗽,痰少,夜間咳嗽加重,寐欠安,晨起和活動后咳嗽明顯,咽痛,納差,大便干,小便少。查體:T 36.8 ℃,咽充血,扁桃體Ⅰ度腫大,聽診雙肺呼吸音粗,兩肺底可聞及散在痰鳴音;心率98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軟,臍周叩診呈鼓音;舌質紅,苔白厚膩,脈浮滑。血常規:WBC 8.9×109/L,N 45. 6 % ,L 23.5 %。X線胸片示:符合支氣管炎性改變。
中醫診斷:咳嗽,證屬食積化熱、外感風寒。西醫診斷:支氣管炎。治法:消積清熱、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方選蒼虎麥冬甘草湯加味:蒼術10 g、虎杖10 g、麥冬10 g、半夏10 g、 炙麻黃6 g、杏仁6 g、石膏15 g、蟬蛻10 g、黃芩10 g、連翹10 g、大青葉20 g、浙貝母10 g、紫蘇子10 g、葶藶子10 g、甘草12 g、生姜3片、大棗3個。3劑,水煎服,日1劑,少量頻服。
2009年3月5日復診:咳嗽明顯減輕,現偶爾咳嗽,晨起陣咳,無發熱、嘔吐、腹瀉,納可,眠安,大便稍稀,小便調。查體:T 36.5 ℃,咽稍紅,扁桃體Ⅰ度腫大,聽診雙肺呼吸音粗;舌質紅,苔白厚。上方去虎杖、大青葉、蟬蛻,加板藍根20 g。繼服3劑鞏固療效,并囑家長控制患兒飲食。
【疾病方解】
食積化熱生痰,是小兒咳嗽的常見內因,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故用蒼虎麥冬甘草湯平胃清腸養陰,消食通腑,暢通肺氣;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受風寒之邪侵襲,肺主氣司呼吸,風寒束肺,氣機不利,則見咳嗽、流清涕、咯白痰等癥,故加麻杏石甘清肺止咳,紫蘇子、葶藶子、浙貝母降氣化痰止咳,連翹、大青葉清熱解毒,炒三仙增強健脾消積之力。復診時因患兒大便稀故去虎杖。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