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肩井穴疏導水液,有通經活絡、豁痰開竅、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現代常用于治療肩頸部軟組織疾患、乳腺炎等。
目錄
1.肩井穴名解
2.肩井穴位位置
3.肩井穴的功效與作用
4.肩井穴主治疾病
5.按摩肩井穴的好處
6.針刺肩井穴治療中風后遺癥的方法
7.針刺肩井穴治療急性乳腺炎的方法
8.肩井穴穴位配伍
【肩井穴名解】
1、肩解穴。
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質為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經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經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膽經之外,經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2、膊井穴。
膊,膀子,大肉塊之意。井,地部孔隙也。膊井名意指膽經下行至此的經水一部分滲入脾土肌肉之中。本穴位于肩上肌肉豐滿之處,為人體局部重力場的最高點,脾土中的水濕容易滲流外出,穴內的肌肉層中水濕因而稀少,由膽經上部經脈下行至此的地部經水也就不斷地滲入其中,故名膊井。
3、手少陽陽維之會
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氣血主要集中在地之表部,天部層次氣血因而處于空虛之狀,陽維脈的氣血及手少陽經天髎穴吸熱上行的氣血因此匯入穴內,故本穴為手少陽陽維之會。
【肩井穴位位置】
1、標準定位: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肩井穴位于肩胛區,第七頸椎棘突與肩峰最外側點連線的中點,正坐取穴。所屬經絡: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
2、取穴方法
坐位。先確定大椎穴與肩峰最高點(肩部最高骨)的位置,再取兩者連線的中點,在兩筋之間,按壓有明顯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肩井穴位于肩上,當大椎穴與肩峰間連線之中點處。或以手并攏,食指靠頸,中指尖到達處是穴。
肩井穴位于肩胛區,第七頸椎棘突與肩峰最外側點連線的中點。正坐取穴。
3、穴位解剖
肩井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上后鋸肌。有頸橫動、靜脈。分布著鎖骨上神經后支及副神經。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肩胛提肌。
布有鎖骨上神經后支,副神經;并有頸橫動、靜脈通過。
【肩井穴的功效與作用】
肩井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功效。
肩井穴有通經活絡、豁痰開竅的作用。
足少陽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故肩井穴可用于治療乳癰、乳癖、乳汁少。
肩井穴為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交會穴,通一身之陽,調理氣機,疏利肝膽而主難產、胞衣不下、瘰疬諸證;局部用于頸項肩背痛等
【肩井穴主治病癥】
肩井穴主治項背、胎產、神志等疾?。喝缂绫程弁?、手臂不舉、頸項強、腰髖痛、中風痰涌、咳嗽氣逆、眩暈、瘰疬、難產、乳癰、胎衣不下、產后乳汁不下等。
現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療乳腺炎、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增生、頸淋巴結結核、中風偏癱等。
肩井穴主治項強,肩背痛,手臂不舉,中風偏癱,滯產,產后血暈,乳癰,瘰疬;以及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循環系統疾?。焊哐獕海X卒中;
精神神經系統疾?。荷窠浰ト?,副神經麻痹;
婦產科系統疾?。喝橄傺祝δ苄宰訉m出血;
運動系統疾?。郝湔?,頸項肌痙攣,肩背痛,中風后遺癥,小兒麻痹后遺癥。
【按摩肩井穴的好處】
按摩肩井穴,可緩解落枕和肩酸背痛等癥;
拿捏肩井,可發汗解表治感冒
【針刺肩井穴治療中風后遺癥的方法】
取患側肩井、曲池、外關、環跳、陽陵泉、足三里,用電針加強刺激,每日針1次,每次30~40min。足外翻,針刺內翻穴;足內翻,針刺外翻穴。中藥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每日1劑。
【針刺肩井穴治療急性乳腺炎的方法】
取乳根(患側)、肩井、曲池、內庭、行間、至陽。仰臥位,腧穴常規消毒后,乳根穴沿皮橫刺1.5~2寸,用瀉法,使針感擴散至整個乳房。
肩井針尖對準同側乳頭,沿皮向前刺1~.5寸,施捻轉瀉法;曲池直刺1~1.5寸,施提插瀉法,使針感傳至整個上臂;內庭、行間針尖向踝關節方向斜刺1寸,施捻轉加提插瀉法,留針30min,留針過程中每10min行針一次;起針后,改俯臥位,至陽用三棱針點刺后拔火罐,出血5 mL。每日1次。
【肩井穴穴位配伍】
肩井穴配足三里穴、陽陵泉穴治腳氣酸痛;治療乳腺炎特效穴。
肩井穴配肩髃穴、天宗穴,有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痹痛。
肩井穴配乳根穴、少澤穴,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主治乳汁不足,乳癰。
肩井穴配合谷穴,三陰交穴,有活血利氣催胎的作用,主治難產。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