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俞穴,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肩部,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臑俞為手太陽小腸經、陽維脈和陽蹺脈的交會穴,兼治陽蹺、陽維之病,有舒筋利節之功。
目錄
1.臑俞穴名解
2.臑俞穴位置
3.臑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4.臑俞穴主治疾病
5.臑俞穴刺灸方法
6.按摩臑俞穴的好處
7.臑俞穴緩解腦血管后遺癥
8.臑俞穴穴位配伍
【臑俞穴名解】
臑即上臂,俞即腧穴,此穴在臑部,故名臑俞。
臑,即肉不著骨,泛指肘以上肩以下。俞,同腧,同輸,又通樞。即通透內外之俞穴,故以為名。
【臑俞穴位位置】
1、標準定位:
臑俞穴在肩部,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
2、取穴方法
臑俞穴位于肩胛區,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正坐,垂臂合腋取穴。
正坐垂肩,上臂內收,用手指從腋后紋頭肩貞直上推,肩胛岡下緣處是穴。
3、解剖位置
在肩胛骨關節窩后方三角肌中,深層為崗下肌;有旋肱后動、靜脈;布有腋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
臑俞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筋膜、三角肌、岡下肌。有旋肱后動、靜脈,深層為肩胛上動、靜脈。分布著臂后皮神經,腋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皮膚由腋神經上支(皮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厚而致密,并發出纖維束連于皮膚。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岡下肌。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鎖骨上神經外側支分布;深層有腋神經、肩胛上神經和肩胛上動脈的分支分布。
布有臂后皮神經及腋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并有旋肱后動、靜脈,深層為肩胛上動、靜脈。
【臑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冷降小腸經天部濁氣。
臑俞穴有舒筋、活絡、散結作用。
臑俞穴有舒筋活絡,化痰消腫的作用。
臑俞為手太陽小腸經、陽維脈和陽蹺脈的交會穴,兼治陽蹺、陽維之病,有舒筋利節之功。
【臑俞穴主治疾病】
臑俞穴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肩周炎,上肢癱瘓,臂外展無力,頸項強痛,肩背痛,臂酸無力,肩關節周圍炎,肩腫,肩臂酸痛無力,不可舉臂,頸項瘰疬,腦血管病后遺癥,頸淋巴結結核等。
臑俞穴主治肩臂疼痛、瘰疬。
臑俞穴主要用于肩背疾患等:如肩周炎、上肢癱瘓、臂外展無力及頸項強痛、瘰疬等。
臑俞穴主治肩背痛、臂酸無力、瘰疬、肩關節周圍炎等。
臑俞穴主治肩腫,肩臂酸痛無力,不可舉臂;頸項瘰疬。
肩周炎,腦血管病后遺癥,頸淋巴結結核等。
【臑俞穴的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針刺方法
一般直刺0.5~1.0寸,局部有酸脹感,或可擴散至肩部。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按摩臑俞穴的好處】
用中指指腹按壓臑俞穴,每次1~3分鐘,長期堅持對上肢和肩關節都有很好的保養作用,還可有效預防上肢不遂、肩周炎等。
【臑俞穴緩解腦血管后遺癥】
臑俞穴可以適度對它進行按摩和刺激,還可以緩解腦血管后遺癥,老血管后遺癥常常表現為記憶力下降,而且動不動就愛忘東西。
針對這些事情這個穴位可以進行診治,要適度地進行按摩,也可以到正規的按摩店當中,讓專業的美容醫師幫助我們進行適當的按摩或者或者是針灸,那么是可以很好的緩解腦血管后遺癥的,對于我們人體的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并且日常經常按摩臑俞穴還能夠增強我們人體的抗病能力。
【臑俞穴配伍應用】
臑俞穴配肩髃穴、肩貞穴、肩髎穴、外關穴治肩周炎。
臑俞穴配肩髃穴、肩貞穴、肩髎穴、外關穴、曲池穴,治上肢癱瘓。
臑俞穴配肩髃穴、臂臑穴、養老穴治肩臂疼不舉。
臑俞穴配臂臑穴,有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痠痛。
臑俞穴配后溪穴、肩井穴,治肩部疼痛。
臑俞穴配肺俞穴,有降氣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氣喘。
臑俞穴配肩井穴、膻中穴,有散結消腫的作用,主治乳癰。
臑俞穴配肩髃穴、曲池穴治肩臂疼痛。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