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中俞穴,屬于手太陽小腸經,在背部脊柱區,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肩中俞穴對治療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吐血,視力減退,肩背疼痛等功效顯著。
目錄
1.肩中俞穴名解
2.肩中俞穴準確位置
3.肩中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4.肩中俞穴主治疾病
5.肩中俞穴刺灸方法
6.按摩肩中俞穴的好處
7.肩中俞穴穴位配伍
【肩中俞穴名解】
肩,穴所在部位為肩胛部也。中,肩脊中穴部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胸內部的高溫水濕之氣由本穴外輸小腸經。本穴位處肩脊中穴部,內部為胸腔,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胸腔相通,胸腔內的高溫水濕之氣由本穴外輸小腸經,故名。
【肩中俞穴位位置】
1、標準定位:
肩中俞穴在背部脊柱區,當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
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處《針灸甲乙經》,《循經考穴編》。
肩中俞穴在“大杼旁二寸”《醫學入門》;“肩外俞上五分”《針灸集成》。
2、取穴方法
前傾坐位或俯臥位,肩中俞穴位于脊柱區,在第7頸椎棘突下,肩胛骨上角的內側,大椎(督脈)旁開2寸處取穴。
3、解剖位置
在第一胸椎橫突端,在肩胛骨內側角邊緣,表層為斜方肌,深層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頸橫動、靜脈;布有第一胸神經后支內側皮支,肩胛神經和副神經。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狀肌→頭夾肌。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8頸神經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的動、靜脈分布;深層有副神經,肩胛背神經和頸橫動脈的分支分布。
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后支內側皮支及副神經,深層為肩胛背神經及頸橫動、靜脈。
【肩中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肩中俞穴有解表宣肺的作用。
肩中俞穴有清上焦、宣肺氣、疏經絡作用。
肩中俞穴在肩井與大椎連線中央,主治肩胛、內臟器官疾患。
肩中俞穴內應于肺,故治咳嗽上氣。
肩外俞、肩中俞二穴懼在肩下,近于督脈,督脈居背部正中,有宣肺解表、疏經活絡作用。
卸減胸腔溫壓。
【肩中俞穴主治疾病】
肩中俞穴主治肩背疼痛,咳嗽,哮喘,氣喘,唾血,支氣管炎,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肩背痛,肩胛神經痛,瘰疬,項強,目視不明,視力減退,落枕,吐血等。
肩中俞穴主治肩背疼痛、咳嗽、哮喘。
肩中俞主要用于胸肺、局部疾患等:如咳嗽、氣喘、唾血、支氣管炎及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肩背痛、肩胛神經痛及目視不明、瘰疬等。
肩中俞主治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
肩中俞穴主治咳嗽,氣喘,唾血;目視不明,視力減退;肩背疼痛,落枕。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吐血;
其它:視力減退,肩背疼痛等。
【肩中俞穴的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針刺方法
一般直刺或針尖向下斜刺0.3~0.5寸。
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
注意:不可深刺, 以防氣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肩中俞穴的好處】
用拇指指腹按揉肩中俞穴穴位并做環狀運動,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天按摩2次。
按摩肩中俞穴緩解治療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
【肩中俞穴穴位配伍】
肩中俞穴配肺俞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治支氣管炎。
肩中俞穴配大杼穴、附分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膈俞穴,治肺結核。
肩中俞穴配大椎穴、后溪穴,委中穴治肩背痛。
肩中俞穴配大椎穴、肩井穴、支溝穴,治肩背疼痛。
肩中俞穴配肩髎穴,外關穴,有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肩周炎。
肩中俞穴配肩外俞穴,大椎穴治肩背疼痛。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