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尤其是馬上到國慶小長假了,這時也正是秋季養生的好季節,小編建議人們養生可從飲食上下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國慶養生的食物。
1.葡萄和梨
每到中秋前后都是各種品類葡萄大量上市的季節。汁水豐沛的巨峰葡萄,香氣撲鼻的玫瑰香葡萄,還有能讓人大快朵頤的無籽露等等。秋季是非常適合吃葡萄的季節,除了因為葡萄此時正是應季水果,且成熟度適中以外,葡萄所含的白藜蘆醇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可抗衰老,并清除體內自由基,對心腦血管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葡萄性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2.粗糧
平時日常生活中人們攝入的細糧,比如白米飯、面條居多,這使得人們的食物纖維普遍攝入量不足,而粗糧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食物纖維在口腔內咀嚼時,可以減少附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有利于防止了牙周病和齲齒的發生。同時因為食物纖維有一定的體積,可以促進腸道對于糞便的擠壓運動,另外其可以吸收水分,對糞便起到了稀釋的作用,減小糞便的硬度,形成糞便的廢物通過大腸的時間大大縮短,對便秘起到了預防作用。因此平時上班族沒有時間嘗試自己在家煮燕麥粥、蒸老玉米、做雜糧窩頭,正好利用國慶假期DIY。
3.魚肉
秋天是各種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不說那金燦燦的螃蟹,活蹦亂跳的鮮蝦,單就是那鱸魚就夠讓人垂涎三尺了。十月正值鱸魚肥美期,此時產出的鱸魚肉質肥美,營養豐富,還有潤燥和養胃的雙重作用,是秋季滋補的首選。鱸魚味甘性平,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于脾胃虛弱、消化不佳的人群來說,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至于食用方法,新鮮的鱸魚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
4.羊肉
每年我國進入國慶假期的時候一般都是人體漸漸能感覺到一些涼意的時候,這個時候吃的肉要有溫補防寒的功效,羊肉最為適宜。羊肉味甘性溫,羊肉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5.綠葉菜
其實,蔬菜一年四季都應該多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曾經明確提出,一個成年人每日應攝入的蔬菜量為300g~500g。不過根據家庭醫生在線報道,秋季干燥,而小白菜味苦微寒,養胃和中,能夠通腸利胃。小白菜含維生素C和鈣質甚多,還含磷、鐵、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等。還有一種洋白菜,即卷心菜,其菜也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愈合的作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