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沖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的第九個常用穴位,位于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中沖穴,回陽救逆、醒神通絡。中沖穴主治中風昏迷,熱病心煩,身熱如火,舌強不語,暈厥,頭痛,心痛,中暑,驚風等。
目錄
1.中沖穴名解
2.中沖穴位置
3.中沖穴的功效與作用
4.中沖穴主治疾病
5.中沖穴的刺灸法
6.按摩中沖穴的好處
7.中沖穴穴位配伍
【中沖穴名解】
1、中沖。
中,與外相對,指中沖穴內物質來自體內心包經。沖,沖射之狀也。該穴名意指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由此沖出體表。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由體內外出體表時是沖射之狀,故名。
2、心包經井穴。
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質是來自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為心包經井穴。
3、中沖穴屬木。
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體內心包經外出體表的高熱之氣,此氣外出體表后急速散熱降溫,所行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現出木的生發特性,故其屬木。
【中沖穴位位置】
中沖穴位于人體的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
中沖穴在中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處《針灸甲乙經》。一說在“手中指之端”《黃帝內經靈樞·本輸》。
1、取穴方法
仰掌,中沖穴位于手指,中指末端最高點。
2、解剖位置
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為正中神經之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處。
中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腱鞘及鞘內指深屈肌腱、末節指骨粗隆。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分布著正中神經之指掌側固有神經。皮厚,富有汗腺,但沒有汗毛和皮脂腺。
穴位皮膚由正中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的指背支分布。該部位神經末稍非常豐富,角覺特別靈敏,可辨別物體的質地和形態。指掌側的皮下脂肪積聚成球,有纖維隔介于其間,皮膚連于指骨骨膜及腱鞘,指掌側固有神經伴行的同名動脈,發出指掌支,在指端形成豐富的血管網,營養指骨、關節、腱膜和皮膚。
3、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
布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
【中沖穴的功效與作用】
中沖穴,回陽救逆、醒神通絡。
【中沖穴主治疾病】
中沖穴主要用于神志病、熱病及舌疾:如心痛、心煩、中風昏迷;中暑、熱病汗不出、目赤;舌強不語、舌下腫痛、小兒夜啼、掌中熱、急性胃腸炎、小兒消化不良等。
中沖穴主治中風昏迷,熱病心煩,身熱如火,舌強不語,暈厥,頭痛,心痛,中暑,驚風等。
精神神經系統疾?。夯杳?,休克,腦出血,中暑,癔病,癲癇,小兒驚風;
循環系統疾?。焊哐獕海慕g痛,心肌炎;
其它:小兒消化不良,舌炎,結膜炎等。
【中沖穴刺灸法】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熱則瀉針出氣(莫出其血)。
針刺法
淺刺0.1寸,局部脹痛;
三棱針點刺出血。
艾灸法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中沖穴的好處】
中沖穴與便秘治療
中沖穴位于雙手中指尖,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穴位。掐按中沖穴,常用于心絞痛、昏迷、嚴重痛經等癥的急救。臨床發現,便秘時用拇指指端掐按點壓中沖穴,有緩解緊張、促進排便的作用。掐按中沖穴此法也可用于預防便秘,特別適應于老年人。
中沖穴與預防疲勞治療
人雙手中指的指尖是中醫經絡學上的中沖穴。中醫認為,此穴對疼痛較為敏感。人們若在困倦時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腦提神的功效。
方法:先用左手按摩右手的中沖穴1分鐘,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沖穴1分鐘,然后比較一下兩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較明顯,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沖穴(那只手中沖穴的疼痛感明顯,說明這一側的肢體較疲勞),直到雙手的疼痛感相等時停止揉捏。
【中沖穴穴位配伍】
中沖穴配內關穴、水溝穴治小兒驚風、中暑、中風昏迷等;
中沖穴配商陽穴治耳聾時不聞音。
中沖穴配人中穴、內關穴治休克。
中沖穴配命門穴治身熱。
中沖穴配廉泉穴治舌下腫痛。
中沖穴配勞宮穴、大陵穴,有清心泄熱的作用,主治掌中熱。
中沖穴配人中穴、廉泉穴,有清心開竅的作用,主治舌強腫痛。
中沖穴配少商穴、合谷穴,有開竅蘇厥,清心泄熱的作用,主治小兒驚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