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走體內濕氣
濕氣簡介:
自然界中氣候因素之一。《素問·天元紀大論》:“太陰之上,濕氣主之。”濕邪。《靈樞·水脹》:“此皆嘗有傷于濕氣。”濕性粘滯重濁,易傷陽氣
現在的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所以大便無法正常。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醫里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谷雜糧為食,現在以肉食為主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體內濕氣為萬病之源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濕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濕氣比較重,寒濕襲人。
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熱又濕,讓人喘不過氣來,明顯不如烈日當空、氣候干燥的時候來得痛快。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而同時他們又常常會因為濕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這樣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重癥。
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口腔癥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可能與你的情志不暢、勞倦過度或吃的多(喜肥甘厚味、涼食)、貪涼等等有關。
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這五種癥狀,是體內濕氣過重的最典型表現。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