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認知里,潰瘍就是“上火”了,吃點去火的藥就可以。但往往去火效果不明顯,有時反而會加重其發作頻率。那么到底引起潰瘍的原因還用哪些呢?隨中醫中藥網小編一起來看!
口腔潰瘍的分類
口輕潰瘍分為:虛證或虛實夾雜
臨床上,口腔潰瘍大多屬于虛證或虛實夾雜證。
(1)比如連續熬夜,或者工作、學習壓力大,思慮過度,就會耗傷人體陰血,導致陰虛火旺,虛火上炎而口舌生瘡。
同時伴有咽干、五心煩熱、尿少色黃等癥狀。
(2)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者,也容易出現口腔潰瘍。
(3)由于腎陰虧虛,不能引火下行而交于腎水,導致虛火上炎,也會出現口舌生瘡。
(4)若脾腎陽氣虧虛,則氣血失去濡養,口腔潰瘍則常經久不愈。
實證,即所謂“上火”
實證引起的口腔潰瘍大多是人們口中的“上火”,比如心火過旺、脾胃積熱、肝郁化火等,都可以導致口舌潰爛生瘡。
(1)若過食油膩、辛辣之品,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司,胃腸蘊熱,熱盛化火,上攻于口,就會出現口舌生瘡。
(2)體內濕氣重,濕邪困脾,導致脾陽不升,濁陰不降,化生濕熱,上熏口腔,也會引起口舌潰爛生瘡。
(3)情緒不好的時候,比如焦躁、抑郁等,也很容易引發潰瘍,這是因為情志不舒,肝郁日久可化火。
(4)有些女性患者還常會兼見乳房脹痛、痛經等表現。
對癥治療
1、實證則瀉之
實證者,多是由外感風熱,邪毒入侵,過食膏粱厚味之物,心脾積熱,心火上炎所致。
初為小水皰,破潰后融合而成,邊緣有紅暈,中間凹陷,呈黃白色,不規則,疼痛較甚,灼痛,口臭發熱,頭痛,口干,納呆,煩渴煩熱,舌紅苔薄黃,脈數。
2、虛證則補之
虛證者,反復發作,纏綿難愈,潰瘍面呈灰白色,口不渴,舌紅苔薄,脈細,多健忘,腰膝酸軟,納食無味,乏力,四肢不溫等。
外治小偏方推薦
1、含漱
金銀花、淡竹葉、白芷、薄荷1:1:1:1等量,略煎煮、過濾后含漱,每天1次,至癥狀緩解。
2、 穴位敷貼
將6克細辛打碎,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敷于臍部,用無紡布膠布外貼,連敷3天,可見癥狀緩解。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