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湯為一款傳統的中醫方劑,主要由麻黃、杏仁、甘草等中藥制成,具有辛涼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臨床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麻杏石甘湯治療風濕熱痹的臨床案例。
【配方組成】
【功效主治】
麻杏石甘湯具有辛涼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風邪,身熱不解,咳嗽喘逆,氣急鼻扇,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七升(今1400毫升),煮麻黃,減二升(今400毫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今400毫升),去渣,溫服一升(今200毫升)。
【方劑方解】
麻杏石甘湯是治療外感風寒、郁熱致喘之主方,病變重心在邪熱壅肺。若表證仍在,乃用麻黃宣肺,以發散在表之寒。
汗出而喘,為里熱所迫,故用石膏清肺,清在里之熱。杏仁輔麻黃以平喘。甘草助石膏以生津。至此里熱清,表邪解,則汗自止,喘自平。
常用本方配伍魚腥草、黃芩、瓜蔞、貝母等,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以及麻疹合并肺炎。
【注意事項】
風寒咳喘,痰熱壅盛者,不宜使用。
【臨床案例】
風濕熱痹
王某,女,44歲,2001年5月17日初診。不慎外感咳嗽1周,近3天來右踝關節腫痛,屈伸不利,行走困難,局部皮膚有灼熱感,口干苦,小便黃,大便不爽,腹脹納差,舌苔黃膩,脈滑。
診為痹證,屬風濕熱痹。治宜宣肺祛風、清熱除濕、活血通絡,以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9g,杏仁15g,生石膏30g,滑石30g,黃柏9g,木瓜15g,葛根20g,土鱉蟲9g,海桐皮15g,川牛膝15g。
每日1劑,服5劑腫痛基本消失,再進5劑,屈伸行走自如,以上方去滑石、黃柏、海桐皮,再服7劑以鞏固療效。隨訪1年未復發。
古代醫家按病邪之偏勝,將痹證分為風痹、濕痹、寒痹和熱痹。但諸痹很少單獨存在,常常是各邪相兼。
本例感受外邪在先,繼之濕熱內蘊,下注關節,氣血瘀滯。治宜宣肺散邪,祛濕透熱,用麻杏甘石湯開肺氣之郁閉,則邪散、濕去、熱除,痹證自能痊愈。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