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一種蘋婆樹,四季常青,大約每年三四月開花,七八月果實成熟。熟了的“蘋婆”又稱“鳳眼果”,那是因為裂開后的“蘋婆”果實像是丹鳳眼,或者說像是鳳鳥的眼睛! 《西游記》中就記載過鳳眼果。
【《西游記》中的鳳眼果】
蘋婆本作“頻婆”,是梵語Bimba【讀法(國語):冰把】的音譯。相傳唐三藏在印度時,常常坐在蘋婆樹下閱經,公元646年他把樹種帶回中國,首植于韶關南華寺。據清初《南海志》,“頻一作貧,梵語謂之叢林,以其葉成叢也。”
“鳳眼果”可食用,廣東人用它煲湯做菜,其味道和形狀有點像“板栗”。從前,我們單位的食堂不時會有鳳眼果做的菜肴,只是我們這些“北燕”不太認識,把它當作板栗罷了,懷念以前的食堂哦!
《西游記》第一百回“徑回東土五圣成真”第四自然段唐僧師徒取經歸來,唐太宗宴請唐僧師徒時就有“蘋婆”這種水果,現摘抄如下:“……。幾盤素品還猶可,數種奇稀果奪魁。核桃柿餅,龍眼荔枝。宣州繭栗山東棗,江南銀杏兔頭梨。榛松蓮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齊。橄欖林檎,蘋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楊梅。無般不備,無件不齊。”
【鳳眼果的食用方法】
鳳眼果煲湯
材料:雞500克、水葫蘆150克、干貝25克、陳皮2克、生姜3克
做法:
1.鳳眼果肉用刀畫十字,放入滾水中煲五分鐘,取起,除去黑衣及內及,要剝至黃色的便是肉,鳳眼果洗凈抹干水,放入腌料攪勻。
2.雞切去腳,洗凈,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鐘,取起洗凈,滴干水,將鳳眼果塞入雞肚。
3.陳皮用清水浸軟,刮去瓤洗凈,江瑤柱(干貝)用清水浸一小時。
4.水1杯或適量放入煲內,陳皮也放入煲內煲滾,放入江瑤柱,姜,雞,煲滾后,慢火煲三小時,下鹽調味。
鳳眼果雖然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但是食用時也有一些禁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脾胃虛弱的人群不能食用,不然會引起腹部不適,對身體健康不利。
【鳳眼果的營養價值】
鳳眼果可解毒、止嘔消噯、提高免疫力、補充能量、明目、和胃。
1、鳳眼果富含維生素A,維A具有明目,輔助治療多種眼疾,增強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促進生長發育,保護胃、呼吸道黏膜的功能。
2、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能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3、鳳眼果的這些營養價值很適宜夜盲癥,容易長粉刺、癤瘡等皮膚病,肺氣腫,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的人群食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