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創傷有閉合傷與開放傷兩大類,急性喉外傷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可危及生命,處理不當,則造成慢性喉狹窄、發音障礙或拔管困難。故急性喉外傷須由專科醫生作早期診斷和早期處理,以避免或減少喉外傷的并發癥。
目錄
1.發病原因
2.發病機制
3.癥狀表現
4.臨床檢查
5.診斷方法
6.并發癥
7.治療方法
8、預防預后
【發病原因】
閉合傷包括喉挫傷、軟骨骨折和脫位。原因以交通事故占首位,喉外傷是其中之一,汽車的方向盤和坐椅的靠背均易直接撞擊喉部,此種外傷被稱為儀表板綜合征。
其次為運動競技(拳擊、球擊等);再者為工傷事故。
其他為內鏡或氣管插管等的醫源性損傷。
【發病機制】
喉部創傷后,表面可無明顯傷痕,但喉腔內部可出現水腫和血腫。水腫常在48h達到高峰。
血腫可局限于一側聲帶或室帶黏膜下,但血腫也可廣泛發生于喉部,并伸延至氣管、喉咽部及食管壁內。輕型挫傷只擦破或輕微撕裂喉內黏膜及軟組織。喉部水腫、血腫及黏膜小撕裂一般屬于可逆性病變。
【癥狀表現】
常見的癥狀有: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難和喉喘鳴;發音改變或失音;咳嗽、咯血、頸部疼痛和吞咽疼痛。喉軟骨脫位有環甲關節脫位及環杓關節脫位兩種。
前者甲狀軟骨下角常位于環甲關節面后方,患側頸痛可向耳部放射;經過環甲關節的喉返神經常受損傷而致失音,有些患者雖無喉返神經損傷,仍可發生聲音改變。
后者則有聲嘶,局部疼痛,吞咽困難,甚至呼吸困難。
【臨床檢查】
檢查可見杓區和杓會厭皺襞腫脹,聲帶可被隱沒,當腫脹消退之后可見勺狀軟骨向前內移位,聲帶松弛呈弧形,發音時聲門不能緊閉。
【診斷方法】
本病根據臨床和檢查即可確診。
【并發癥】
出血、窒息、失血性休克、呼吸困難、皮下氣腫、縱隔氣腫、吞咽困難和發音障礙等。
喉軟骨骨折后易有頸部皮下氣腫;呼吸道阻塞;觸診有骨折征如甲狀軟骨喉結或環狀軟骨弓狀突消失;喉腔內有黏膜撕裂。
【治療方法】
1.急救措施
(1)止血頸部大出血的緊急處理為用手指伸入出血創口,直接壓迫受損的血管,或用手指壓迫頸動脈區以控制出血,然后查清出血點,用血管鉗止血,并結扎。
應將所有出血點及已凝血的血管斷端找出并結扎,以免發生繼發性出血。出血過多者,應立即輸血、輸液、強心、升壓、預防休克,并吸出流入氣管內的血液,以防止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張。
(2)維持呼吸道通暢如情況危急,可將氣管套管或橡皮管由原創口插入氣管,并吸出分泌物和誤吸的血液,暫時維持呼吸道通暢。
待病情穩定后,再行低位氣管切開術。凡喉切傷穿通至咽喉和氣管腔內者一般均須作預防性氣管切開術。
(3)給予鼻飼以減少吞咽動作及誤吸機會,使創傷的喉部靜止休息。
2.創口處理
(1)清創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并用紗布堵塞通入咽喉腔的創口,清除其中血塊、痰液和異物,剪去已失活力的組織,但喉腔黏膜不宜隨便剪去。再次結扎滲血的出血點。
(2)縫合創口對黏膜創口可用細腸線仔細縫合,不應遺留創面,以免肉芽組織生長和術后滲血,若黏膜缺損較多,應采用黏膜瓣或游離黏膜移植。軟骨除已大部分游離或失活的小碎片可以去除以外,應盡量保留。軟骨本身不一定要縫合。
(3)關節整復喉挫傷腫脹消退后,若有環杓關節脫位應盡早復位,以在1~3周內進行最好。
3.術后處理
傷后3日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用足量抗生素預防局部及肺部感染。急性喉外傷若有喉模固定,一般2周可以去除。氣管套管拔除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觀察1~3個月再拔為宜。
【預防預后】
喉部創傷的預后一般說比急性開放性喉外傷差,由于病情隱蔽,易被忽略,易延誤處理。挫傷組織水腫,肉芽增生,瘢痕收縮,易形成慢性喉狹窄,嚴重損害喉的呼吸功能與發聲功能,而且創傷性喉狹窄的治療也是比較復雜和困難的。
喉部創傷在急性期得到正確治療,呼吸功能多數能夠恢復,但發聲功能常不夠理想。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