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怎么煮?直接放鍋里加水就開始煮嗎?有什么注意事項嗎?如何正確煮中藥?煮中藥時,想必大家對這些問題一定有不少的困惑,接下來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中藥的煎煮方法吧。
中藥怎么熬藥效最好 中藥怎么煮 中藥的煎煮方法
一、如何煮中藥
1、中藥不能洗
有的患者覺得買來的中藥有點臟,喜歡回家先沖洗一下再煮。中藥飲片的來源廣泛,最主要的就是植物藥,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幾類。此外還有礦物質藥、貝殼類藥和動物藥。這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炮制工序,因此只要藥劑師根據處方調配好了,患者回家直接煎煮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沖洗。另外,有的患者打開包后覺得有些可能是臟東西,就挑出來,這樣很可能也把有效成分給剔除了。
2、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銹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3、煮前準備
第一步: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如有應另置并按特殊方法處理。
第二步:“泡”
將藥房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水浸泡20-30分鐘,泡藥時用冷水,然后直接煎就可以了。但建議第二煎的時候最好用溫水或者熱水。
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中藥不像西藥,只需分時、分量,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時間、服用溫度等方面都有講究。
二、服用中藥注意事項
1、服用中藥有溫度要求
中醫將外感風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歸入寒證,要熱服藥汁,才能達到趨趕風寒、健脾溫中的目的。而用寒涼藥治熱性病證,如肺炎、支氣管炎、風熱感冒等疾病出現的口干、舌紅、便秘等,宜涼服或冷服。對于一般的湯劑,如滋補類中藥,溫服即可。
2、服藥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性來定
一般情況下,補藥宜飯前服,驅蟲藥與瀉下藥宜在空腹時服,對胃腸刺激性的藥物及其他一般性的藥物宜在飯后服,寧神安眠的藥宜在睡前服。
3、要注意服藥后的護理
例如服發汗藥后即需安臥,服辛溫發表藥宜蓋被,而服辛涼發表藥則不宜捂被。凡服發汗藥者,只宜取得通體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發汗太多而虛脫(尤其老年人)。若發現服藥后不出汗,可加服些熱開水或熱稀粥,以助藥力。服發汗藥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飲。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