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of abdomal wall)是發生在腹壁的一種壞死性軟組織感染。致病細菌有多種,感染主要累及腹壁深、淺筋膜,亦可侵及皮膚,但早期不累及肌肉。腹壁壞死性筋膜炎發病急劇、進展迅速、病情兇險,延誤診治常導致患者死亡。
目錄
1.流行病學
2.發病原因
3.發病機制
4.疾病別名
5.癥狀表現
6.臨床檢查
7.診斷方法
8.疾病鑒別
9.并發癥
10.治療方法
11、預后預防
12.飲食禁忌
【流行病學】
腹壁壞死性筋膜炎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以嬰兒、兒童、老年人、免疫機能低下者發病率和病死率高。
近年來,年輕、免疫機能正常、無手術和無外傷者的發病率有增加趨勢。男性患者多見,男女比例約1.9∶1。
【發病病因】
腹壁壞死性筋膜炎好發于全身免疫機能低下及有小血管病變的患者,從新生兒到6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發病,尤其是老年病人合并糖尿病、動脈硬化或惡性腫瘤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劑者更易發生。絕大多數為繼發性壞死性筋膜炎,均有原因或危險因素可查,有15%~18.2%的急性壞死性筋膜炎原因不明,屬于特發性感染。
【發病機制】
壞死性筋膜炎開始發生于筋膜和皮下組織,最初皮膚并不受累,隨著感染沿筋膜面快速擴散和病情的發展,需氧細菌的大量繁殖亦使感染組織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以及受累區域和鄰近有炎性反應的健康組織皮下小動脈、小靜脈纖維蛋白樣血栓形成,導致組織灌注不良,供氧大幅度的下降,可使PaO2 下降幅度達2.66~3.99kPa。
【疾病別名】
Fournier氏壞疽;Meleney's潰瘍;腹壁非氣性壞疽;腹壁壞死性丹毒;腹壁急性皮膚壞疽;腹壁溶血性鏈球菌壞疽;腹壁協同壞死性蜂窩織炎;腹壁醫院壞疽。
【癥狀表現】
多在腹部手術、外傷后1~3天發病,發病時間短者可僅數小時,有時甚至在外傷后10~14天發病。
1、局部表現
繼發于手術和外傷者,傷口及其周圍出現疼痛、充血、水腫,繼而出現皮膚青紫、壞死,伴切口或傷口有惡臭膿液流出或咖啡色滲液。
無手術、外傷史者,早期病變部位可僅表現為突發疼痛、局部紅腫、觸痛并可捫及軟組織硬塊(結),常誤診為蜂窩織炎。
2、全身表現
由于大量毒素、細菌或膿栓進入血液,患者常常伴有嚴重的毒血癥、膿毒血癥等感染,全身中毒表現嚴重。
【臨床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
多數病人紅細胞、血紅蛋白低于正常;白細胞計數升高,甚至>30×109/L,中性粒細胞>0.80,并出現中毒顆粒。
2.細菌學檢查
取創面分泌物或行穿刺抽取膿液進行涂片或培養,可發現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厭氧菌等病原菌。
3.病理學檢查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局部作小切口,取組織活檢快速冰凍切片,可見炎性反應和動靜脈血栓形成,亦可做膿液拭子細菌培養。
其他輔助檢查:
1.B超檢查
用于早期診斷和引導穿刺抽吸膿液培養。可顯示:皮膚水腫增厚,筋膜變形不規則、彌漫增厚,沿筋膜面異常積液、膿腔,皮下氣體。
2.X線檢查
(1)X線平片:
X線平片顯示軟組織氣體較體格檢查敏感,可見軟組織腫脹、增厚和縱隔、腹膜后及其他軟組織內氣體影,胸腔積液等。
(2)CT掃描:
CT在發現深部感染、軟組織壞死及積氣范圍方面優于X線平片,但在顯示深筋膜液體方面比MRI的敏感性低,主要用于感染定位和確定病變深度。
(3)MRI:
MRI可顯示軟組織包括皮膚、皮下脂肪、深淺筋膜、肌肉等微小信號改變,可清楚顯示疾病的解剖分布,有助于確定最佳活檢部位和實施治療方案,并監測治療反應。
【診斷方法】
早期壞死性筋膜炎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故診斷較困難,臨床應提高警惕,加強觀察,綜合分析。
1 病史
根據腹壁壞死性筋膜炎的誘發因素,重點詢問近期創傷史和患病史。
2 臨床特征
(1)局部:切口(創口)疼痛加劇、鄰近區域紅腫熱痛,進展迅速,有咖啡色滲液或惡臭膿液流出;周圍皮膚出現紫紅或壞死,患處可觸及捻發感。
(2)全身:伴有寒戰、高熱、煩躁不安、譫妄或神志淡漠、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等中毒表現。
(3)用藥效果:聯合應用足量抗生素,癥狀不見好轉,應高度懷疑本病可能。
【疾病鑒別】
1 、急性蜂窩織炎
是皮下、筋膜下、肌間隙或深部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
2、 肌炎和非壞疽性肌壞死
多因肌肉間的軟組織感染引起,其特征是:顯著肌肉受累,疼痛、感覺過敏、全身中毒征象;血中存在肌酸酐磷酸激酶,血尿中存在肌球蛋白。
3、其他疾病
如腹膜炎等。
【并發癥】
腹壁壞死性筋膜炎常并發大血管侵襲破裂出血、動靜脈血栓、膿毒栓子形成;縱隔炎、心包炎、胸膜炎;肌肉麻痹、多神經麻痹;膽囊炎、腹膜炎、腸麻痹或急性胰腺炎等。
【治療方法】
1 、大劑量聯合應用抗生素
壞死性筋膜炎的致病菌常是混合性的,在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尚無結果前,應大劑量聯合應用抗生素或選用廣譜抗生素;以后再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的結果及時調整。常用的廣譜抗生素有頭孢類、甲硝唑或替硝唑等。
2 、手術治療
腹壁壞死性筋膜炎一經診斷應立即行切開引流。手術應注意:
(1)廣泛切開:多處切開并達深筋膜,將匍匐潛行的皮膚完全敞開或擴大切口,以達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2)徹底清創:徹底清除壞死組織,直到健康的出血組織,這是確保手術效果的關鍵。深入肌肉間的壞死性筋膜組織,應在盡可能保留正常的神經血管前提下予以清除。
(3)破壞厭氧環境:應用過氧化化氫(雙氧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于清創后反復沖洗術區。
上述措施能使切口內的氧化還原電位差升高,造成不利于厭養菌繁殖的環境,以利于控制感染的繼續蔓延和擴散。
(4)充分引流:放置優鎖溶液紗布條或活力碘紗布條引流,紗條應疏松放置并抵達深部,切勿填塞過緊或留有無效腔。
3、術后換藥
術后勤換藥以加速壞死組織脫落。
4、加強炎癥介質拮抗劑的應用
近年來發現炎癥介質,如內毒素、TNFα、IL-1等在本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從不同水平阻斷過度釋放的炎癥介質、積極補充嚴重不足的內源性抑制物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常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抗內毒素單抗、IL-1受體拮抗劑、抗TNFα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及細胞因子調節劑等。
5、全身支持療法
支持治療是治療成功的重要保證。
6、高壓氧輔助治療
在高壓氧環境下機體組織的氧分壓較高,對壞死性筋膜炎具有治療作用。
7、并發癥治療
嚴重感染時應注意加強心功能、保護腎功能等綜合治療,警惕并治療膿毒血癥、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對于并發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的患者,要積極進行呼吸和循環支持。
8、免疫治療
可用γ-干擾素100萬U肌注,1次/d,共10次。
9、治療控制原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
【預后預防】
盡管近年來在本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達30%~50%。綜合文獻報道,影響預后的因素包括:
1.患者自身的抵抗力
如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先天性白細胞減少、惡性腫瘤、艾滋病等慢性疾病,或應用化療、放療、免疫抑制治療,以及衰老、營養不良和感染等高危因素,其預后較差。
2.早期診斷和手術引流
Freischlag認為,手術的時機直接與病死率有關,當皮膚出現大面積發黑壞死、休克、DIC時,病程進展多難以逆轉,往往喪失了治療機會。
由此可見,早期診斷、早期手術引流是提高存活率,改善預后的關鍵因素之一。
【飲食禁忌】
一:腹壁壞死性筋膜炎吃哪些對身體好?
1、多吃富含維生素A、B族及維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蘋果、西紅柿等水果蔬菜。
2、加強營養,多食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的膳食,可吃雞肉、瘦肉、蝦、牛奶、豆腐、豆類等。
3、預防感染可吃針魚、泥鰍、鰣魚、金針菜、油菜、芋艿、綠豆、赤豆、馬蘭頭等。
二:腹壁壞死性筋膜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平時少吃些涼性食品,那樣不利于血液循環,常見的涼性食品有鴨蛋、鴨血、豬腸、豬腦、海鮮、柿子、柚子、香蕉、陽桃、獼猴桃、甘蔗、西瓜、青苦瓜、甜瓜、番茄、竹筍、生藕等。
2、忌煙、酒、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3、禁忌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4、忌食過酸、過辣、過咸的食物。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