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開放性損傷(openinjuryofneck)??芍潞須夤?、咽食管、頸脊等部分或完全斷裂,并引發頸部氣腫、氣胸、血胸甚至心包壓塞和大出血休克等。病情非常兇險,死亡率2%~10%。因此,必須立即現場急救處理。轉運中注意保護頸椎,防止再度操作損傷。
目錄
1.發病原因
2.發病機制
3.癥狀表現
4.臨床檢查
5.診斷方法
6.并發癥
7治療方法
8.相關藥品
【發病原因】
1.嚴重外力
一般嚴重外力所致的開放性損傷其病變可分為三區:
(1)第一區:為表面或中心部直接接觸區,可有異物存留和組織壞死。
(2)第二區:為周圍區域,各層組織損傷可引起壞死,如不切除,易引起感染。
(3)第三區:為外周組織震蕩反應,有水腫、滲出、血管痙攣、細胞活力低,如不發生感染,可以恢復正常,如發生感染,則使反應加重。
2.火器傷
由火器傷所致的傷道由內而外也可分為三區:
(1)原發傷道區:系直接損傷,有失活組織、異物、血塊及滲出。
(2)挫傷區:為緊靠傷道外周的區域,組織可發生部分或全部壞死。
(3)震蕩區:為再向外的區域,可有血循環障礙、水腫、滲出、淤血等改變。
3.常見疾病
臨床常見開放性顱腦損傷、非火器性顱腦開放傷、頸部開放性損傷、腹部大血管損傷、胸壁軟組織損傷、正中神經損傷等。
【發病機制】
頸部切割傷好發于甲環區,穿入傷則以頸側為最多。頸部損傷按解剖部位可分為3個區:胸骨上窩至環狀軟骨;環狀軟骨至下頜角之間;下頜角至顱底。
損傷部位不同,病理改變亦有區別,常見病理改變有:
1.喉氣管、咽食管連續性中斷:連續性被破壞,可有喉軟骨骨折移位,并致喉前后徑變短,聲門閉合異常。
2.胸膜頂破裂:若破口未能迅速被凝血塊、結締組織或破裂肌片所閉塞,則空氣將進入胸膜腔,影響肺的呼吸運動。
3.頸椎脫位和脊神經損傷。
【癥狀表現】
1、喉氣管損傷
頸前中線或靠近中線的開放性損傷,都有損傷喉氣管的可能性。
2、 咽食管損傷
(1)嘔血、吞咽困難
咽食管破裂時可有吐血、嘔血、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難。
(2)漏物、漏氣
吞咽時唾液、食物或空氣可自咽食管破口處漏出。亦可出現頸部皮下氣腫、氣胸和縱隔氣腫。
(3)感染
咽食管損傷易并發頸深部或縱隔感染。
3、胸導管損傷
胸導管起于第2腰椎體前方的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腸干匯合而成,向上穿膈入胸腔,在奇靜脈和胸主動脈之間沿脊柱前面上行,漸向左斜到左頸根部,匯入左靜脈角。
因此胸導管在第5胸椎以上破裂時,發生左側乳糜胸,第5胸椎以下破裂時,則出現右側乳糜胸。
【臨床檢查】
1、X線檢查
(1)胸部側位片:縱隔氣腫時,胸骨側位X線片可見胸骨后有空氣存在。
(2)頸椎X線片:可以協助排除有否頸椎移位和骨折等情況。
(3)頭頸X線片:疑有舌骨骨折時,頭頸X線片可協助診斷。
(4)CT掃描。
(5)必要時作頸部血管造影。
2、 行纖維食管鏡檢查
咽食管損傷時可行纖維食管鏡檢查,直接觀察咽食管損傷情況。
3、 間接喉鏡、纖維喉鏡和氣管鏡檢查
疑有喉氣管斷裂、喉軟骨骨折和皮下氣腫等情況,可進行間接喉鏡,或纖維喉鏡,或氣管鏡檢查等檢查,以協助診斷。
【診斷方法】
1.病史:有頸部外傷史。
2.臨床表現:頸部有開放性傷口;傷口有逸氣;患者失聲伴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頭部運動異常,有皮下氣腫、氣胸、脊神經損傷等體征。
3.檢查診斷。
【并發癥】
1.頸深部組織和器官及全身感染
2.血胸和心包積血
3.呼吸系統感染
4.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和頸部靜脈血栓性靜脈性靜脈炎等。
5.神經損傷
6.聲門瘢痕性狹窄、氣管及食管瘢痕性狹窄等。
7.骨骼并發頸椎骨髓炎和鎖骨骨髓炎等。
【治療方法】
1.急救處理
頸部開放性損傷的主要危險為出血、休克、窒息截癱及昏迷等。急救處理應執行創傷復蘇的ABC原則,即首要注意氣道(airway)出血(bleeding)和循環(circulation)狀況,挽救生命,減輕病殘。
2.一般手術處理
(1)清創縫合術:未傷及頸部重要結構者,應行清創縫合術。
(2)頸內重要結構損傷的處理:頸部大血管、重要神經、喉氣管和咽食管等重要結構的損傷,常發生危險的并發癥,使病死率增加因此必須及時予以恰當的處理。
喉氣管破口的修復很重要應該做到細致牢靠,使氣體和分泌物不能外漏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使術后迅速痊愈
(3)胸導管損傷的手術處理:頸部傷口有乳糜液漏出時,提示有胸導管損傷,須立即加壓包扎。
(4)甲狀腺損傷的手術處理:甲狀腺破損的主要問題是頑固性出血難以止住,有時可形成頸部大血腫,壓迫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應立即止血,將破碎的甲狀腺切除,予以貫穿結扎。
(5)唾液腺損傷的手術處理:一般可進行縫合若破口內有明顯腺管可見,則應結扎。如下頜下腺破損嚴重,難于修復,或修復后有造成唾液瘺的可能時,可將下頜下腺切除一般唾液瘺在3個月之內可自行封閉,如長久不愈則可考慮行瘺管切除術或修復術。
(6)胸膜頂損傷的手術處理:胸膜頂損傷多并發氣胸或血氣胸。手術中發現胸膜頂破口,應予以結扎,如不能查明可用頸部結締組織或肌肉填塞在胸膜頂損傷處,以阻止空氣繼續進入胸膜腔并可促使其愈合此外還應抽出胸膜腔內空氣,如系張力性氣胸,須立即進行閉式胸膜腔引流術。
(7)頸椎損傷的手術處理:如患者出現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或者椎管內有骨折片和彈片存在時,應進行頸部椎管切開探查術,由脊柱專科醫師處理頸椎骨折移位或壓迫脊髓時應采用顱骨牽引法使之復位和固定。
3.頸部切開探查術
(1)適應證:疑有重要結構損傷者須擴大原有傷口,進一步探查。穿入傷系高速度槍彈所致,或有明顯頸部重要結構損傷,則應作頸部切開探查術若為戳傷或系低速度槍彈所致,無明顯的頸部重要結構損傷者,是否作頸部切開探查術,意見尚不一致。
(2)麻醉方法:多采用氣管內插管乙醚吸入麻醉,便于手術中進行比較廣泛的探查及擴大傷口。伴有頸椎損傷時,不宜進行氣管插管可采用靜脈麻醉法若頸部有大血腫,喉氣管被擠壓偏向一側,不易插入氣管插管應在麻醉插管前,作氣管切開術。
(3)手術方法:
?、俨迦氡俏腹埽浩つw消毒前,先插入鼻胃管,以便抽吸胃內容物防止胃擴張,同時可探查食管有無損傷。
?、谇虚_探查:消毒皮膚后自胸骨切跡起,沿胸鎖乳突肌前緣到乳突尖處為止,切開皮下組織和頸闊肌,并切開胸鎖乳突肌前緣筋膜,將胸鎖乳突肌向外側牽開,暴露頸動脈鞘內的頸動脈靜脈和迷走神經。
將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向中線牽拉。必要時,可切斷以上兩肌,亦可切斷肩胛舌骨肌使手術野暴露更好。如需探查雙側頸部可以作領式橫行切口,與甲狀腺切除術的切口相似,但其位置較高較長。
4.手術后處理
(1)術后觀察:術后應嚴密觀察頸部傷口內腔和全身情況,注意其傷口有無紅腫、壓痛等感染現象,有無積液或血腫體征。
(2)傷口處理:傷口無感染或積液情況,可術后24h取除引流條;如有感染,需每12~24小時換引流條1次直到感染消退為止。
(3)抗生素應用:除傷口的清潔、換藥處理外,術后應給予有效抗生素直到炎癥得到控制時為止。
(4)加強營養:頸部開放性損傷患者多用鼻胃管或輸液維持其營養。鼻胃管留置時間,一側1~2周,到期后換新管,從另一鼻孔插入。
(5)氣管套管的拔除:視氣道通暢情況和頸部開放性損傷愈合的情況而定如氣道已恢復通暢,傷口又無后患之憂,應及時按常規拔管
【相關藥品】
甲紫、亞甲藍、氧、碳酸氫鈉、葡萄糖、普魯卡因、呋喃西林、碘仿、硼酸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