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血腫多因鈍器傷及頭皮所致,按血腫出現于頭皮內的具體層次可分為皮下血腫、帽狀腱膜下血腫和骨膜下血腫三種。一般較小的頭皮血腫,無需特殊處理,經過1~2周多能自行吸收。較大的血腫常需穿刺抽除同時局部壓迫包扎。穿刺治療無效,血腫不消或繼續增大時,可切開清除血腫并止血。對合并顱骨骨折的骨膜下血腫,要注意并發顱內血腫的可能。凡已經感染的血腫均需切開引流。
目錄
1.發病原因
2.癥狀表現
3.臨床檢查
4.診斷方法
5.并發癥
6.治療方法
7.需要休息多長時間?
8.護理方法
9.注意事項
【發病原因】
頭皮血腫多因鈍器傷及頭皮所致。
【癥狀表現】
1.皮下血腫
因皮下組織層與皮膚層和帽狀腱膜層之間連接緊密,故在此層內的血腫不易擴散。血腫周圍的組織腫脹增厚,觸之有凹陷感,易誤診為凹陷性顱骨骨折,有時需要用顱X線攝片檢查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
2.帽狀腱膜下血腫
由小動脈或血管破裂所引起。因帽狀腱膜下層組織疏松,血液易向各方向擴展,血液可充滿整個帽狀腱膜下層,使頭頂顯著增大,其含血量可達數百毫升。
3.骨膜下血腫
多見于鈍性損傷時頭顱發生明顯變形之后,如新生嬰兒產傷、嬰幼兒乒乓球凹陷樣顱骨骨折,以及成人顱骨線形骨折后。因局部骨膜剝離而出血,由于骨膜在顱縫處附著牢固,故血腫范圍常不超過顱縫。在嬰兒,陳舊血腫的外圍和骨膜可增厚或骨化,形成含有陳血的骨性囊腫。
【臨床檢查】
1.物理檢查
可行常規物理檢查。
2.CT檢查
在頭部外傷時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對新鮮出血敏感性高,并能顯示水腫及顱內壓增高繼發腦疝等重要病變。
【診斷方法】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即可做出診斷。
【并發癥】
1.對合并顱骨骨折的骨膜下血腫,要注意并發顱內血腫的可能。
2.帽狀腱膜下血腫因該層組織疏松可蔓延至全頭部,小兒及體弱者可導致休克或貧血。
【治療方法】
較小的頭皮血腫在1~2周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腫可能需4~6周才能吸收。頭皮血腫除非較大,一般皆可待其自行吸收。采用局部適當加壓包扎,有利于防止血腫的擴大。為避免感染,一般不采用穿刺抽吸。處理頭皮血腫時,要著重考慮顱骨損傷甚至腦損傷的可能。頭皮血腫的處理有以下幾點:
(1)發生頭皮血腫時,切忌用跌打藥酒涂搽血腫局部或按揉推拿,這樣會使出血更厲害。可在局部用紗布繃帶加壓包扎或用冰塊、冰水、熱水袋裝上冷水外敷,以促使血管收縮,阻止繼續出血。
(2)24小時后可涂跌打藥酒、紅花油以及用熱敷促進血腫吸收。較小的血腫幾天后多能吸收而愈。
(3)較大的血腫不易吸收,可剃去頭發,局部消毒后用注射針反復穿刺抽出積血,但禁止自行用針隨便穿刺放血。
(4)巨大血腫,用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時,應送醫院手術切開止血,如血腫感染化膿,應手術切開上藥治療。
(5)發生頭皮血腫,還應警惕有無顱內血腫、腦震蕩或腦挫傷。讓患者安靜休息,24小時內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有明顯的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或逐漸失去意識,瞳孔不等大,耳、鼻出血等癥狀,應及時請醫生或送醫院進一步診治。
【需要休息多長時間】
一般來說頭皮血腫是從第六至八周開始消退,就是出現纖維化,然后逐漸鈣化并吸收,這段時間注意多休息不能來回經常挪動頭部以免影響患處復原。
據經驗及相關資料表明,一般頭皮血腫半年左右就會消失殆盡,就是不能完全吸收的有一點點,也會在更長的時間慢慢逐漸直至完全吸收,就像是大自然或者河流一樣,人本身就能自己修復很多被破壞掉的東西一樣,
【護理方法】
①減輕疼痛:早期冷數以減少出血和疼痛,24—48h后改用熱敷,以促進血腫吸收。
②預防并發癥:囑頭皮血腫病人勿用力揉搓、以免增加出血。注意觀察病人的體溫是否正常,意識狀況、生命體征和瞳孔淬侖無變化,警惕合并顱骨損傷及腦損傷的可能。
【注意事項】
1.發生頭皮血腫的當時,切忌用跌打藥酒涂搽血腫局部或按揉推拿,這樣會使出血更厲害。可在局部用紗布繃帶加壓包扎或用冰塊、冰水、熱水袋裝上冷水外敷,以促使血管收縮,阻止繼續出血。
2.24 小時后可涂跌打藥酒、紅花油,以及用熱敷促進血腫吸收。較小的血腫幾天后多能吸收而愈。
3.大血腫不易吸收,可剃去頭發,局部消毒后用注射針反復穿刺抽出積血,但禁止自行用針隨便穿刺放血,應由醫生進行處理。
4.巨大血腫,用上述方法治療無效時,應送醫院手術切開止血,如血腫感染化膿,應手術切開上藥治療。
5.發生頭皮血腫,還應警惕有無顱內血腫、腦震蕩或腦挫傷。要讓傷員安靜休息,24小時內認真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有越來越明顯的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或逐漸失去意識,瞳孔不等大,耳、鼻出血等癥狀出現,就不是簡單的頭皮血腫的問題了。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