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有哪些養生的小常識
1.預防“秋燥”
秋季降雨少,天氣干燥容易導致人體上火,從而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燥容易傷肺,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干燥癥”,比如皮膚干燥,多有咳嗽。
防秋燥,在飲食方面可以適當的選食如梨、甘蔗、百合、銀耳等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
2.預防秋乏
俗語說“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3.早睡早起
現在的年輕人經常熬夜加班、上網絡或享受夜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熬夜會導致睡眠不足,從而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因此我們應該早睡早起,良好的作息規律才能使得身體保持免疫力,對抗病毒。
4.健康飲食
秋季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還可以吃些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可以護肝益肺。
5.慎食瓜果
由于夏季時大量吃瓜果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若是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入秋之后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其要注意。
6.注意養陰
秋季天氣干燥,養陰尤為重要。秋天養陰,第一,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氣,秋季我們要多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公園,這都有助于養陰。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過多會損人體之“陰”,因此,秋季鍛煉要適度。
秋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秋季有哪些養生常識 如何預防秋季疾病
7.預防感冒
秋天氣候變冷,同時也是疾病高發期,秋季感冒比較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最后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8.加強鍛煉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等,可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秋季養生注意事項】
1.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秋天氣候干燥,極易引起上火,所以,人們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一些清熱潤燥的食物,如雪梨、冬瓜、蘿卜、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并且要盡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如炸雞腿、炸薯條、火鍋、麻辣燙、茴香、八角等食物或香料。
2.忌過量飲食,防止多余熱量產生
由于秋季天氣由熱轉涼,食物豐富,一般人往往都會進食過多。造成攝入熱量過剩,進而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我們俗稱“長秋膘”。
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是絕對不可取的,過多的食物攝入不但會造成脂肪囤積,還會給脾胃帶來嚴重負荷,阻礙消化系統運作,最終導致各類健康問題。
3.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衣
秋季晝夜溫差大,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不宜因貪涼而脫得一絲不掛或衣著過于單薄。由于夏季營養流失較大,所以身體會變得脆弱。如果這時,不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的話,隨時都可能引發某種潛在疾病。尤其是女性朋友,秋季保暖工作格外重要,萬不可拿健康換風度,等到周身病痛時方才后悔!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