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對女性來說是比較難治的疾病,例假痛經痛到想死,因為氣血積滯是導致輸送養分不足造成冷宮的根源,那宮寒到底怎么辦?
【中醫藥膳調理宮寒】
宮寒中醫偏方:制川烏、制草烏(2 味先煎)各5克,細辛(后下)3克,丹參、益母草各 20克。水煎服,月經干凈后,連服3 劑。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此方可用于溫宮散寒,治宮寒不孕,少腹冷痛,白帶清稀,面色蒼白,四肢發冷者。
紅花暖宮蛋:取雞蛋1枚,打一個口,放入紅花1.5克,攪勻蒸熟即成。月經來潮的第二天開始吃,1天吃1個,連吃9天,然后等下一個月經來潮的第二天再開始服,持續服3~4個月經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溫暖子宮。
燕窩粥:燕窩既滋補,又很平和,可以溫和地調養體質?!都t樓夢》中的鳳姐因為年幼時不知保養,流產后體虛氣弱,就是以燕窩粥加清淡飲食慢慢調養身體的。我們可以再加些材料,將燕窩用清水浸發、洗凈瀝干后,與百合、雪梨(連皮)一起放入燉盅內,蓋上盅蓋慢火燉45分鐘,食時加入蜂蜜即成。
宮廷暖宮羹:這道食物可以溫暖下身的元陽之氣,經常作為清代后宮嬪妃每月必食的藥膳。材料為鹿茸粉0.5克、冬蟲夏草1根、雞蛋1枚、食鹽少許,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長期吃可以調理子宮的寒氣。
紅姜茶:取紅糖5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增加或減少),去皮生姜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鐘。月經來是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癥狀就會減輕。
【宮寒有哪些癥狀呢?】
宮寒,并不是說子宮腔內的溫度低,而是指子宮及其相關功能呈一種嚴重低下的狀態。 很多女性朋友天生體質虛弱,容易四肢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喜熱畏寒,冬天怕冷,夏天又耐熱,這就是宮寒的表現。
首先,宮寒者的另一表現是渾身發胖,并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其次,宮寒者月經異常,小腹有墜脹感,并出現白帶增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色黑有血塊。
最后,體質虛弱。宮寒的女性精神較差,平時腰酸腿軟,小便較多,月經量少,性欲減退,舌質淡苔白,脈沉。真陽不足的則腰酸如折,面色黯黃,自覺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溫,主要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預防宮寒需注意】
1、因宮寒部分原因是貪食寒涼之品所致,也可通過飲食進行調理。一方面,如多食用溫經暖宮的食物,如核桃、大棗、花生、洋蔥、番茄,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能主動化解體內寒氣,長期堅持對調理宮寒十分有益;另一方面,性寒食物少吃,如綠豆、苦瓜、涼瓜等。
2、注意胞宮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涼,注意給小腹、腰部和雙腳保暖。。尤其注意腳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過早暴露雙腿、過早穿短裙,穿裙子的話,最好要穿厚羊毛襪打底,以防寒從腳下生。
3、月經期間、產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過多接觸寒涼,如經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臥濕盛之處。
4、中醫有“動則生陽”之說,即運動可以改善體質,每天保證半小時的走路時間,能改善循環。平日多用熱水燙腳,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使身體處于溫暖狀態也可改善宮寒狀態。
宮寒一直困擾著女性,嚴重時會導致不孕,所以女性宮寒要注意調理治療。但是,預防勝于治療,預防宮寒的方法希望大家記住哦!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