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養生不得不說的就是養生粥了,不管是用于養生還是早餐,喝粥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對于養生喝粥養生好處更是居多,早在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宋朝著名詩人陸游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甚至醫學界也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尤其是當粥煮好以后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我相信只要煮過粥的人都應該有注意過,中醫里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它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以和參湯媲美。那么怎樣煮出來的粥才會更有營養,更有養生價值了?
【小編分享煮粥秘籍】
1、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
2、開水下鍋: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為什么?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攪拌: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為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為什么還要攪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5、點油: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6、底、料分煮: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煮粥人人都會,怎樣煮出來的粥才會更有營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道之一二的,看完上述小編的煮粥秘籍有沒有受益了?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