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桿菌感染,是由不動桿菌引起的機體感染,多見于老年和嬰幼兒。不動桿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敗血癥、腦膜炎、傷口及皮膚感染等。近年來不動桿菌在醫院內暴發流行和耐藥性不斷增加,并呈多重耐藥,故引起臨床重視。
目錄
1.流行病學
2.發病原因
3.發病機制
4.癥狀表現
5.臨床檢查
6.診斷方法
7.疾病鑒別
8.并發癥
9.治療方法
10.預防預后
【流行病學】
在醫院內,病人和工作人員的皮膚是不動桿菌的寄居所,可能是大多數醫院內感染暴發的來源。
接觸患者的護士手上攜帶流行株者高達29%,感染的患者皮膚經常帶菌,患者在病房之間移動極易造成醫院內感染。
病房設備的細菌污染如床罩、浸濕的床褥等均可傳播本菌,此外,亦可通過醫務人員帶菌的手在治療操作中傳播為一重要傳播途徑。
還可通過污染的醫療器械傳播。由于該菌在環境中存活時間長,干燥濾紙上可存活6天,在干燥手指上存活36~72h,易形成氣溶膠,由空氣傳播。
不動桿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惡性腫瘤、燒傷、腹膜透析、接受皮質激素治療、放療、化療和免疫抑制劑治療行。
重癥監護病房(ICU)、腎臟科病房、燒傷科病房、新生兒病房等為高危病區。
【發病原因】
不動桿菌是一類不發酵糖類的革蘭陰性桿菌,大小為2.0μm×1.2μm,但形態多為球桿狀,可單個存在,但常成對排列,有時形成鏈狀;
本菌為專性需氧菌,對營養無特殊要求,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
最適宜溫度為37℃,24h后,菌落呈圓形突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灰白色,不透明,有黏液,無動力,有莢膜。
不動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在水和土壤中;也能從健康人體皮膚、唾液、咽部、眼、耳、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分離到。
一般情況下不引起感染,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則可引起發病。
【發病機制】
不動桿菌屬是條件致病菌,一般情況下不引起疾病,只有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引起感染。
在不動桿菌屬種以以鮑曼不動桿菌、醋酸鈣不動桿菌和洛菲不動桿菌的致病力較強,主要的致病因子有細菌素、莢膜、菌毛鞥。
有嚴重原發病、如慢性肺部疾病、惡性腫瘤、燒傷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常可導致不動桿菌感染發病。
在醫院內,由于患者大量或長期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和廣譜抗生素等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及體內正常菌叢而導致菌群失調是醫院內感染出現敗血癥的主要誘因。
對于皮膚、傷口感染,由于創口處皮膚破損,該部位的皮膚防御系統失效,為不動桿菌提供了感染的機會。
【癥狀表現】
不動桿菌感染的臨床表現主要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和病情輕重不一而癥狀差異很大。
1.呼吸道感染
較為常見,多發生在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如原有肺部疾患,長期臥床不起,接受大量廣譜抗菌藥物、氣管切開、氣管插管、人工輔助呼吸等。
我國ICU患者呼吸道標本分離菌中,鮑曼不動桿菌排名第三(11%),表現有發熱,多為輕度或中度不規則發熱,咳嗽胸痛氣急,嚴重者可有發紺等表現。
可并發敗血癥及腦膜炎。痰培養和氣管抽吸物培養有大量細菌生長。
2.敗血癥
不動桿菌敗血癥主要發生于醫院內感染。而在醫院外感染九種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中,不動桿菌的發生率最少。
不動桿菌敗血癥多發生在使用留置的動、靜脈導管、導尿管或外科手術的患者,常與呼吸道感染合并發生。
患者有發熱毒血癥癥狀、皮膚瘀點、肝脾腫大等,嚴重者可發生休克。
本病的病死率頗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與該菌耐藥和多種細菌合并感染有關。
3.傷口皮膚感染
創口感染占該菌感染總數的17.5%,發病率依次為外傷性感染、手術后感染、燒傷后創面感染。
靜脈導管污染本菌可引起嚴重的皮膚蜂窩織炎。嚴重的創口感染常合并敗血癥。
4.泌尿生殖道感染
該菌在泌尿生殖系統的檢出率較高,僅次于呼吸系統。國內有學者報道,該菌屬引起的尿道感染占28.6%。
原發病有前列腺肥大、尿道結石、尿道狹窄,誘因多為留置導尿管、膀胱造瘺等。
臨床表現為尿道炎、腎盂腎炎、陰道炎等,大多以該菌屬單獨感染為主。
5.腦膜炎
大多發生于顱腦手術后,也可為原發性感染,尤其在小兒中。誘發因素有顱腦外科手術、顱咽管瘤穿刺抽吸、腰椎穿刺等。
臨床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頸強直、凱爾尼格征陽性等化膿性腦膜炎改變。
6.其他
本菌尚可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且形成化膿性炎癥,如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腹膜炎、腹腔膿腫、眼部感染和口腔膿腫等。
【臨床檢查】
1.細菌培養檢測
主要是通過細菌培養檢測。主要的培養方法有尿液培養、痰液培養、咽部黏液培養等。
當尿培養陽性者細菌計數應>10萬/毫升時刻判定為不動桿菌感染;痰培養陽性者,每個干板的不動桿菌菌落數應在30個以上也是判定的依據。
2.血象檢查
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中性粒細胞達80%以上。
3.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可表現為多葉性氣管支氣管肺炎,偶有膿腫形成及滲出性胸膜炎。腦脊液檢查外觀混濁,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診斷方法】
不動桿菌感染診斷有賴于細菌培養,本菌與莫拉菌和奈瑟菌在形態上很相似,但也有一定區別。
【并發癥】
不動桿菌感染可并發腦室炎、腦膿腫、腦積水、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腹膜炎、腹腔膿腫、眼部感染和口腔膿腫。
【治療方法】
不動桿菌的耐藥性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耐藥率呈上升趨勢,如對環丙沙星的耐藥性越來越強。
目前已發現不動桿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唑啉及氯霉素等有較強的耐藥性。
耐藥率尚較低的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頭孢他啶、頭孢哌酮-舒巴坦、氨芐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等。
所以不動桿菌感染臨床應用上首選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還可選用氨芐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阿米卡星、新一代氟喹諾酮類。
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或氟喹諾酮類、利福平)聯合應用常用于不動桿菌感染病情較重者。
【預防預后】
(1)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盡早去除誘因,如各種導管,及時停用激素、廣譜抗生素等。
2.醫院工作人員一定要認真洗手,接觸患者后均應洗手并用苯扎溴銨等消毒劑泡手。
3.原來感染的人一旦離開,對病室進行認真清洗、消毒,對患者用過的導管、氣管插管等應專門清洗、消毒。
4.限制廣譜抗菌藥物長期應用,盡可能地選用對人體正常菌群影響不大的藥物治療其他細菌性感染。
5.增強患者體質,提高免疫功能,是防止醫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
(2)預后
預后與不動桿菌感染輕重和感染部位有明顯關系:
①有難治性基礎疾病或引起免疫功能下降的誘因未得以糾正;
②耐藥菌株感染及未及時應用有效的抗生素;
③是否發生敗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有昏迷、抽搐、譫妄等者一般提示預后較差。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