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因其營養豐富、價格低廉,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經常出現的美味,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的質量較高,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不同部位的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是不同的,帶皮和不帶皮的雞肉脂肪含量也是有差別的,從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順序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去皮雞肉和其他肉類相比較,具有低熱量的特點。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對不能把帶皮的雞肉稱作低熱量食品。
雞肉也是磷、鐵、銅與鋅的良好來源,并且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0.7克脂類物質,是幾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
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亞油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許多人買雞時喜歡買色澤偏黃的“土雞”,認為黃皮雞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
其實,這是一種誤區,個別賣雞的人和雞飼料廠為了迎合消費者嗜好吃土雞的這種心理,在雞飼料里加入色素,使市面上出現了許多“黃雞”,但這些雞只是單純的顏色變黃,營養并沒有增加,反而雞體內的色素對人的健康十分不利。有的皮黃,有的雞腳、雞胸、雞皮不正常的黃。消費者在購買時要多加小心。
專家指出,有一種叫做“特別加黃育肥雞濃縮料”的飼料,加麗素黃含量較高,小雞吃了這種飼料后,15~20天腳和皮就開始變黃。有的黃腳雞是真正的土雞,有的則是因為在飼料中添加了色素。所以,土雞顏色黃不等于營養價值高。
在飼料中添加加麗素紅、加麗素黃和速黃素等添加劑,能使雞色變黃。如果雞的顏色不夠黃,達不到要求,個別飼料廠就不停地向飼料中加入此類色素,加深雞的顏色,直到雞的顏色達到他們滿意為止。專家指出,“特別加黃育肥雞濃縮料”中,加麗素黃含量較高,不在飼料中加特別的色素是不可能飼養出黃得古怪的“黃腳雞”的。
在飼料中添加加麗素黃、加麗素紅等色素均可顯著提高肉雞、雞腳、雞胸、雞皮的顏色,使雞的外表看起來比較“光鮮”。為了利于雞的銷售,甚至加大分量使用色素,用來使雞的皮膚黃色度加深。色素過量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雞的黃色度是從雞腳的顏色來判斷的,顏色越深,度數越高。現在市場上某些賣得很好的、顏色很黃的雞,一般都在8度左右。但是專家建議,雞的黃色度控制在5~6度就夠了,色素過量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
有關專家指出,加麗黃素是天然色素,對人體不會有太大危害。但是,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不良影響,國家嚴格規定,對養殖場在飼料中添加色素等添加劑要進行嚴格限制,不能隨意、過量添加。
市民在買雞時,不要受固有觀念誤導,一味貪黃。要精挑細選、注意觀察,有些雞的雞腳或雞胸、雞皮(尤其是雞腳)等顏色較深,明顯看起來比一般雞要黃得多,甚至出奇地黃,這種雞最好不要購買,這種雞極有可能是吃了加麗素黃、加麗素紅等色素的飼料。當然,為防止家人受到色素的不良損害,吃白皮雞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白皮雞的色素含量要低,吃起來還是比較放心的。
中醫中藥網小編溫馨提示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拔毒排膿、生肌等功效,用單味黃芪加入老母雞中燉食,補養身體的功效更強,所以,常被一些病虛體弱的人采用。一些孕婦為了增加營養,使胎兒更健壯、聰明,也常常吃黃芪燉母雞,在某些地區已經成為習慣,早已經被人們認可,其實,這樣做對孕婦和孩子都是不利的。
孕婦吃黃芪燉雞易造成難產,同時增加胎兒受損傷的機會,給孕婦和孩子都帶來了不可預知的痛苦和危險。黃芪有益氣、提升、固澀的作用,干擾了妊娠晚期胎兒正常的生理規律;黃芪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的作用,加上母雞本身是高蛋白食品,二者同補,使胎兒骨肉發育長勢過猛,造成難產;黃芪有利尿作用,通過利尿,羊水相應減少,以致延長產程。因此,從健康角度考慮,孕婦不宜吃黃芪燉雞。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