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但是現代人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不和,吃點東西就腹瀉,那么,我們怎么知道自己脾胃好不好,脾胃不好有什么癥狀、怎么判斷?
1、看臉色
黃皮膚是我們中國人的重要特征。不過,黃色有正常的黃,也有病理的黃。如果黃色太過、黃色不及、黃色一色獨顯,或者與青黑等顏色一起顯現,那就是病色。中醫認為,出現了病色的黃,首先要考慮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負責運化水谷,人吃飯喝水以后,就是通過脾胃消化吸收里面的精華,轉變為氣血,所以說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一旦有毛病,身體就不能實現這種轉化,人吃進去的飯、喝進去的水,不能正常運化,無法供給五臟六腑營養,于是血液減少了,其結果就是臉色變白變黃。
2、看嘴唇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臉色發黃,且不太明亮,不太潤澤,基本就能判斷這個人脾虛。這時候還應該看兩個地方,一是看看嘴唇,特別是嘴唇四周的“唇四白”,就是嘴周圍一圈黃白無毛的部位,大約1毫米寬。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脾之華在唇和唇四白。
如果唇四白不明顯,顏色特別干黃,并且發黑發青了,那說明脾胃功能肯定衰退了。
3、看鼻尖
脾虛的病人還要看一個地方,那就是鼻尖,鼻尖的情況能提示病情的發展。實際上人的鼻尖不是尖的,而是有一個小坑。以這個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
脾胃辛辛苦苦為我們輸送營養,生化氣血,我們也要懂得保養它,因此我們飲食應當適量,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忽冷忽熱,不偏食,注意調整情緒,如果你出現了脾胃不和的現象,一定要注意調養治療,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